被抽中现场检查,边分红边募资的田园生化能过关吗?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汪明琪 1.8w阅读 2025-07-19 08:52:00
7年前以不足5%的成功率豪赌创制农药研发的广西田园生化,如今站在IPO现场检查关口。

深交所官网显示,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田园生化”)IPO已于7月5日进入问询阶段。

2007年,田园生化创始人李卫国力排众议,以“技术入股”方式拿下贵州大学专利化合物毒氟磷。当时国内创制农药成功率不足5%,这场豪赌最终在7年后兑现——毒氟磷成为防治水稻病毒病的首款国产药剂,累计推广1.2亿亩,拿下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然而,2025年7月3日,这家农药制剂企业被抽中IPO现场检查,此时距离其深交所主板上市申请获受理仅过去13天。

值得注意的是,与交易所审核和证监会注册相比,现场检查是更难过的一关,可以说是IPO企业的噩梦,深交所官网显示,双瑞股份创业板IPO申请于7月5日被终止审核,这标志着2023年首批被抽中现场检查的五家IPO企业已全部终止审核,无一幸免,详见《财中社》此前的文章:《双瑞股份创业板IPO终止,现场检查企业集体折戟》。

当前A股IPO审核趋严的背景下,田园生化此次现场检查能否顺利过关?

营收下滑,产品价格全线下跌

作为农药制剂企业,田园生化主要产品涵盖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药肥等多种主流农药制剂,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拥有127项发明专利,主导制定4项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

招股书申报稿显示,2022-2024年,田园生化营收保持在17亿元规模,净利润从1.62亿元攀升至2.49亿元。公司毛利率从27.73%升至36.07%,主要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降——精草铵膦单价从16.38万元/吨腰斩至7.55万元/吨,草甘膦也从6万元/吨降至2.42万元/吨。

《财中社》注意到,业绩数据背后暗藏隐忧。2024年公司营收下滑1.34%,终结了持续增长势头。所有主营产品价格全线下跌:除草剂均价三年跌去36.5%,从39.63元/千克降至25.16元/千克;杀虫剂、杀菌剂和药肥价格同样连续两年走低。

IPO前大笔分红,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存疑

在递交招股书前夕,田园生化进行两笔分红。2023年5月和2024年6月,公司分别派发现金红利1.42亿元和7875万元,分别占当年净利润的62%和32%,两年累计分红达2.21亿元。与此同时,公司计划通过IPO募资6.3亿元投入五大项目,这种边分红边募资的做法很难不引起投资者和监管的警觉。

研发投入成为另一个关注焦点。尽管自称“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田园生化2022-2023年研发费用率仅2.53%、2.71%,显著低于行业平均的4.98%-5.29%。2024年虽提升至4.24%,仍低于5.18%的行业均值。

公司解释称差异源于产品结构不同——占收入约四分之一的药肥产品,其农药登记证单证平均销售金额远高于其他品类,同样研发投入能产生更大销售规模。但2024年7426万元的研发费用,仅相当于同期2.27亿元销售费用的三分之一。

此外,申报稿显示,公司于2024年12月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证书,根据时间节点,依据的必然是2023年的年报,但当年公司的研发费用率仅2.71%,根本不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条件”中规定的“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大于2亿元时,研发费用率大于3%”的硬性要求,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存疑。

渠道与内控的风险

田园生化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其合作经销商超5000家。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经销收入分别为16.26亿元、17.28亿元和17亿元,经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超过95%,公司经销商数量众多且分散。公司与经销商为合作关系而非控制关系,公司无法干预经销商的经营决策。

招股书坦承:“若公司未能对经销商进行有效管理,经销商可能出现违反经销合同约定的经营行为,从而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品牌形象。”此外,同行业农药制剂企业数量众多、同质化竞争严重,若公司未能维护与经销商良好的合作关系,可能会导致经销商流失,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而且,内控问题更令人担忧。公司及子公司存在1.14万平方米无证房产,占房屋建筑物总面积7.38%。无证房产及构筑物存在被认定为违章建筑的可能进而导致被主管部门行政处罚的风险。位于武鸣的药肥生产基地(年产能8万吨)同样属于无证房产,存在被拆除风险。

此外,子公司违规记录频现:2022年12月,威牛作物因销售含未登记农药成分的假农药,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6倍罚款;2024年5月,河南天沃因车用尿素冒用他人厂名厂址被处罚。

IPO现场检查能否通过?

田园生化面临的最大考验来自2025年7月3日的那纸通知——被抽中首发企业现场检查。2025年第二批12家被抽查企业中,11家是6月刚获受理,田园生化名列其中。

监管重点明确指向财务真实性、业务合规性和内控有效性。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程凤朝公开指出:“现场检查恰恰是识别这些关键要素的环节,监管部门通过增加检查比例释放明确信号:严把‘入口关’、严守‘质量门’。”

沪深交易所已强调,对于现场检查进场前撤回的项目,如发现财务造假、虚假陈述等违法违规问题,“绝不能一撤了之”。2025年以来,沪深交易所至少已对10家IPO“撤单”企业及相应机构作出纪律处分,“一案四罚”渐成常态。

田园生化站在资本市场的门槛上,背后是20余年技术积累与行业沉淀,面前是注册制下日益严格的新上市生态。公司能否通过现场检查的考验,不仅取决于其专利墙上的127项发明专利和两个国家科技进步奖,更在于5000家经销商网络背后的真实业务链条,以及那些无证厂房里的合规化管理。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长按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