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智行近期赴港IPO(首次公开募股)计划引发市场对其估值问题的聚焦。雷峰网披露称,斑马智行最新估值已从巅峰时期的210亿元大幅下调至约100亿元。
斑马智行的估值波动与其股东退出压力直接相关。
自2014年由阿里巴巴(09988.HK,下称“阿里”)与上汽集团(600104.SH)联合成立以来,斑马累计融资超50亿元。但截至2025年3月,其总负债达25.7亿元,且2022-2024年连续三年亏损合计26亿元。
雷峰网报道称,为了争取中小股东同意港股上市,阿里作为大股东,选择调低斑马估值来降低中小股东的投资成本。据天眼查和企查查等平台的数据更新时间差异,由资方持股份额可推算出估值变化。
例如,2023年4月,斑马从上海国和斑际和国寿科创融资4.5亿元;9月,从南京一汽和上海国和斑际融资2.5亿元,累计7亿元。至此,彼时斑马智行的投后估值达210亿元。而国和斑际的最新股比已经从2.15%增加到了3.81%。
据招股书,斑马宣称其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搭载超800万辆汽车;但雷峰网指出,其中约400万辆仅为“小程序”应用,而非完整的座舱系统。真正的AliOS系统搭载量仅约400万台,且核心客户智己汽车贡献有限。业务“虚胖”进一步削弱资本市场信心。
此前10月,高通(QCOM)还因反垄断调查被立案,对斑马造成连锁冲击。斑马与高通、阿里通义联合开发的端侧大模型方案(Auto Omni)高度依赖高通芯片,若供应链受阻,其2026年量产计划将面临延期或成本激增。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