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多位参与了安克创新(300866)充电宝召回计划的消费者称,他们参与了“升级换新”补偿。然而“换新”后的产品与原来持有的充电宝在款式和规格上都有所不同,包括“磁吸充电宝换成插线款”“2万毫安容量缩水至1万毫安”等。
由此,卷入充电宝电芯“安全门”的安克创新,因其“降级换新”的补偿“骚操作”,进一步深陷“召回门”。
召回风波引质疑
公开统计数据显示,此次充电宝电芯“安全门”召回涉及国内外超 180万台产品,且并非首次出现质量相关召回事件。但安克创新的危机应对、更换核心供应商等举措,不仅引发消费者不满,更让企业遭遇进一步的舆情危机。
读特新闻报道称,多位消费者参与安克创新充电宝召回计划中的 “升级换新” 补偿后发现,“换新” 后的产品与原来持有的充电宝在款式和规格上出现诸多不同,如“磁吸充电宝换成插线款”“2万毫安容量缩水至 1万毫安” 等情况。
对此,安克创新回应称,公司召回方案中提到的“升级换新”核心逻辑是“以更高质量产品向下兼容”,并非原型号替换。此外,应消费者要求,公司已在两周前开通了2万毫安充电宝的换新选项。
此前,安克创新因充电宝召回事件陷入争议。
6月20日,安克创新发布的召回公告显示,主动召回存在安全隐患的七个型号(A1642、A1647、A7652、A1680、A1681、A1689、A1257)基础款移动电源,涉及约71万台。公司提供三种补偿方案,包括全额退款、升级换新或获得原订单金额加50元的安克商城代金券。
值得注意的是,安克创新此次召回涉及71万件充电宝,叠加在美国召回的115.8万件,远超另一充电宝“安全门”大户——罗马仕的49万件。
Tech星球的分析称,在并不存在核心技术壁垒的充电宝行业,安克创新以高产品溢价销售却深陷产品召回,不仅让消费者对其高价合理性打上问号,若按产品价格全额退款计算,直接损失当在3.5亿-10.44亿元。
两年四陷“召回门”
这不是安克创新的第一次召回事件。
2023年2月,安克创新就曾召回了2022年7月-10月生产的安克535型号充电宝(A1366),原因是在制造过程中出现异常,可能过热并存在燃烧风险。
2024年9月,安克创新又发起了对2023年底至2024年4月期间生产的A1647/A1642/A1652型号的召回,原因是电池负极极耳虚焊,导致内部隔膜绝缘失效,存在自燃隐患。
2024年12月,安克创新还在美国召回了一款Soundcore蓝牙音响,主要问题是电池隐患。
在社交平台上,针对安克创新的充电宝质量有不少投诉声音。作为A股以充电宝起家的上市公司,安克创新如今市值超过650 亿元,一直以来,公司在多个场合强调“极致创新”。6月10日,安可创新官微还发布了《安克入局具身智能:从第一天就基于用户需求引领技术创新》的文章,力图将创新型企业标签牢牢焊在身上。
但安克创新的产品都是代工,这曾经被其高管引以为傲,认为这是“微笑曲线”两端公司的标志。如今,没有完整产业链带来的质量风波,或许才刚刚开始。
最近一段时间,安克创新一边处理召回,一边对外宣布更换供应商。比起罗马仕,两年四陷“召回门”、更具“召回经验”的安克创新应对危机的方式更为熟练。
譬如,罗马仕召回持续发酵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召回过程处理的繁琐。由于其此前遭到物流公司拒收,罗马仕只得推出了一套消费者自行处理产品的流程。用户不仅需要扫二维码给客服发PST码图片,还要想办法将充电宝电量耗尽;在非金属容器中加入常温清水、大量食盐、拍摄视频等等,复杂繁琐的流程引致消费者更多不满。
而安克创新发布召回公告后,紧急与一家快递公司达成合作,并给消费者寄送了专用防火保护袋,确保召回正常进行。相对成熟得体的处理方式,本是减少对品牌口碑长期影响的补救措施,但细节方面未处理到位的“降级换新”,却引来更多消费者的舆情发酵。
多元化进展不畅
《财中社》还注意到,在同安普瑞斯的合作出现问题后,安克创新宣布与宁德新能源(ATL)达成战略合作,将ATL作为核心充电宝电芯供应商。ATL作为全球电芯行业绝对龙头,在手机锂电池领域市场占比第一,2021年占比超过40%,客户包括苹果(AAPL)、OPPO、华为等等。
更高品质的供应商对应更好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意味着安克创新充电宝业务的毛利可能走低。
深陷“召回门”之前,安克创新在业务布局和业绩表现上都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18-2024年,安克创新总营收从52.3亿元增长至247亿元,归母净利润从4.3亿元增长至21亿元,年均复合增速高约30%。
进入2025年,高增长趋势仍在延续。一季报显示,安克创新营收59.93亿元,同比再增37%;归母净利润4.96亿元,同比大增 60%。
为摆脱对充电宝的单一依赖、摘下“充电宝一哥”帽子,安克创新创始人阳萌早在2020年便提出了“浅海战略”:避开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已被巨头垄断的“深海”市场,专注于充电设备、无线音频、智能安防等细分赛道,通过快速迭代和技术壁垒在分散需求中建立优势。
2020年,安克创新登陆创业板,成为“跨境电商一哥”。依靠充电宝、耳机等配件产品,市值一度冲破800亿元。也正是在彼时,阳萌力图扩充安克创新的产品线,开始尝试音频设备、智能投影、3D打印、割草机器人、手持清洁设备、电动自行车等产品,甚至还尝试过自有软件生态业务。
但安克创新希望通过多元化摆脱单一品类标签的努力,短时间内恐难以在新赛道突破重围。当下,安克创新已陆续关闭了割草机器人、手持清洁设备、电动自行车等10个产品团队。截至目前,声阔之外,安克创新也尚未发掘出其他成功的子品牌;公司目前主要包含充电储能、智能创新类和智能影音三大类产品,主营覆盖移动电源、充电器、数据线等智能数码周边,四五年的多元化努力略付阙如。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储能是一个复杂系统,创新技术才是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但安克创新的战略定力不足,让其储能业务后续发展蒙上一层未知。在具身智能、储能、扫地机器人、3D打印机诸多品类卡位布局,但在“浅海战略”的底色下,很多时候都是追风口的心态,资源分配被分散,缺乏耐心和坚定持续投入。
与此同时,扫地机器人等赛道上,石头科技(688169)、科沃斯(603486)、九号公司(689009)、追觅等行业头部林立,“浅尝辄止”的安克创新“出头”不易。
“过去十年我们本质上是延长线思维,关注收敛,关注把确定做得更确定。安克创新做了很多不错的产品,但没有真正开创性的产品、开创性的技术。我们停留在超越昨天的自己,超越最好的同行,但是我们没有真正的求极致,回到客户的本质需求,做出特别突破的东西,我们得认。”阳萌2024年4月受访时称,安克创新要用两三年、三五年从一家“二流公司”转变为一家“一流公司”。
现在的问题是,主要依赖亚马逊(AMZN)等出海市场,在全球关税战后深陷召回信任危机,而关闭了10条产品线、“没有真正开创性产品”的安克创新,要用多长时间才能等来公司的“涅槃”?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