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换机市场在AI驱动下快速增长,800G/光交换成技术主流,国产厂商迎替代机遇,产业链前景广阔。
慧博投研近日发布研究报告,对交换机行业的市场现状、发展趋势、产业链及相关公司进行深度梳理。
交换机是搭建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主要功能为扩大网络覆盖范围,能为子网络提供更多的连接端口。
作为网络互联核心设备,交换机历经四代发展,端口速率从10M提升至800G,交换容量达数十Tbps,可按应用场景(数据中心、园区)、端口速率(400G/800G等)、结构(盒式/框式)等多维度分类。核心部件为交换芯片(占成本32%)、CPU和PHY,性能取决于背板带宽、端口速率等指标。
市场方面,2022年全球交换机市场规模3080亿元(同比+17%),中国591亿元(同比+9.5%);预计未来5年中国增速7%-9%,高于全球4.6%的CAGR。
AI驱动下,数据中心交换机成增长主力,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交换机同比增长23.3%,200G/400G设备收入激增132%。谷歌、英伟达布局全光交换(OOO),无需光电转换,适用于AI算力场景。
技术升级方面,AI推动交换机向高速率、低延迟演进。800G交换机2025年将快速上量,1.6T预计接力;RDMA技术(InfiniBand/RoCE)降低时延至2-5us,以太网因性价比成主流,超以太网联盟(UEC)加速标准化。CPO(共封装光学)技术可降功耗25%以上,新华三、锐捷等已推出相关产品。
产业链上,上游由博通、盛科通信等提供交换芯片,沪电股份等供应PCB;中游分白盒(Arista)与非白盒(华为、思科)厂商,全球前五市占率69.6%,中国华为(35.8%)、新华三(32.4%)主导。下游集中于云厂商(亚马逊、腾讯)、运营商(中国移动)等。
相关公司中,紫光股份(000938)布局AI服务器与白盒交换机,受益国产芯片替代;锐捷网络(301165)数据中心交换机收入翻倍,200G/400G市场份额第一;盛科通信(688702)800G芯片小批量交付,推进国产替代。
未来,800G/1.6T交换机、光交换、国产替代成趋势,高速PCB需求将随速率提升而增长。
【注】更多研报请上慧博智能策略终端PC版或慧博投资分析APP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