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1日,老牌运动品牌代理商滔搏(06110)发布截至2024年2月28日的2024-2025财年业绩公告。
公司收入为270.1亿元,同比下降6.6%;股东应占溢利为12.9亿元,同比下降41.9%。毛利率也随之下滑至38.4%,较上个财年下降3.4个百分点。
5月22日滔搏收盘价3.09港元/股,跌幅3.44%。
打折降存货,线下门店“伤最深”
2021财年,滔搏业绩达到上市以来峰值,营收高达360亿元,随后的2022-2023财年迎来二连降至270.7亿元,在2024财年略有回升,但2025财年进一步跌落2023财年以来的谷底。
2025财年,滔搏的股东应占溢利12.9亿元也是拆分上市以来最低的一年。
公司管理层解释,毛利率下降主要是由于面对销售下滑带来的存货压力,集团与品牌合作伙伴携手,通过加速全渠道库存打通与周转、加大整体促销力度、战术性调整线上线下销售结构等措施所影响。
线上渠道成为清库存的一大主力。滔搏的直营线上网店占整体直营销售额的比例达30%-40%。在淘宝旗舰店中,滔搏的销量第一产品阿迪达斯运动鞋售价330元,在标签价649元的基础上打五折。
服装品牌界,库存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产品一旦过季,将在仓库中囤积无法面世。截至2025财年末,滔搏账面上有超过60亿元的存货,作为国内最大的运动品牌批发零售商,滔搏账面其实长期有60亿左右的存货,但由于此前阿迪达斯、耐克等主品牌畅销,产品存货周转率一直维持良好的循环。
然而2021年后,阿迪达斯、耐克品牌声量及销量都有所下滑,作为两家品牌国内经销商的滔搏业绩自然受到影响。但在品牌销售减弱背景下,其周转压力陡增。
滔搏的存货压力便要通过更低的线上渠道折扣价让利消费者,达成促销清货的结局。清库存的代价,是价格体系被打乱,首先扛不住的是线下门店体系。
线下门店肩负房租、人力等大量成本,定价又受滔搏线上网店影响,直接表现就是线下门店大批闭店。截至2025财年末,滔搏线下门店数量5020家,比上年净减少1124家,其中新开门店258家,闭店1382家。毛销售面积同比缩水12.4%,单店销售面积同比增长7.2%。管理层解释大批加速尾部店关闭,以应对线下客流疲软所带来的经营压力。
转型垂直运动品牌“独家代理”
2025财年,滔搏的主营业务即阿迪达斯、耐克等主力品牌实现营收233.1亿元,占营收的86.3%,比上年占比有所提升。而滔搏的其他品牌经销如彪马、匡威和斯凯奇等的营收降幅更快。
无独有偶,运动代理行业的yy sport胜道体育母公司宝胜国际(03813)业绩同样不佳:2024年营收184.5亿元,同比下滑8%;股东应占溢利4.9亿元,同比持平,其线下直营门店数量2024年3448 家,净关店75家,其店铺客流量大跌近三成,导致同店销售明显下滑,拖累整体销售。
面对近年来户外运动成为热门,始祖鸟等专业户外品牌走红,滔搏也随之引进一些专业品牌。
近期,滔搏将全球高端跑步品牌SOAR Running品牌引入中国市场,作为其中国市场的独家运营商,另外捕捉越野跑这一户外细分赛道的发展机遇,深化同加拿大高端越野跑品牌norda™的合作,norda在线上已入驻天猫旗舰店、小红书,线下也入驻上海、北京、苏州等城市的运动时尚买手店/集合店。垂直户外品牌成为提升运动品牌竞争力的“第二春”。
而宝胜国际在财报中同样透露更激进的推动垂类市场运营,包括为Crocs、Saucony及Pony 1972开设更多全新单品店,及以Jack Wolfskin和Dynafit瞄准具潜力的户外市场,以及透过线上及线下多维度运营矩阵,扩大集团于中国大陆独家总经销权的韩国人气瑜伽品牌XEXYMIX的规模,提升新品牌的营收贡献。
收购国际户外专业品牌同样成为“拯救”本土运动企业的最直接方式。4月10日,安踏体育(02020)宣布收购领先户外服装鞋履专业品牌的Jack Wolfskin(“狼爪”),金额为2.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20亿元。
在主动去库存和不断新增代理品牌后,滔搏能否在新财年迎来业绩反转呢?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