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池装机量连续四个月下滑,宁德时代(300750)正努力寻找下一个增长点。
2月11日,晚点报道称,宁德时代计划以财务投资目的入股人形机器人公司;同时,宁德时代已接触过银河通用等公司,并计划投资一家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公司。
更早的2024年11月15日,宁德时代已传出布局自研机器人的消息。
36 氪报道显示,宁德时代未来能源(上海)研究院(以下简称“未来能源”)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研发多款机器人,为投入工厂应用准备。2023年,未来能源以“满足宁德时代集团整体发展的需求,对标国际前沿技术发展”的合作背景,向上海交通大学发布五个智能机器人联合攻关合作项目,分别为腿足式机器人、双足式机器人、重载四足机器人、仿人形机器人、视觉伺服机器人。
此外,消息还称,专注前沿技术研究的宁德时代21C创新实验室,已成立20人左右团队自研机械臂。这也得到晚点的验证,报道称,宁德时代已在上海成立数十人的团队自研机器人本体、控制和人机交互算法,计划制造机械臂、AGV 等工业机器人整机。
天然优势
尽管并未官宣明确的人形机器人研发计划,但公开资料显示,近几个月以来,宁德时代已经投了两家人形机器人制造企业,2024年11月06日,由宁德时代联创创设的柏睿资本对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公司“千寻智能”进行天使轮注资。
2025年1月22日,宁德时代跟投了“维他动力”的种子轮融资。该公司由地平线(09660)前副总裁余轶南、理想汽车(002015)前智能驾驶产品总监赵哲伦、地平线前软件平台总架构师、智驾创始团队成员宋巍创立,目标是做to C 具身智能产品的研发。
“不宜”亲自下场造车的“宁王”,为了培育第二增长曲线,将目光瞄准了机器人赛道。
目前布局机器人的核心三大类厂商中,除了以投资+大模型+自研方式入局的互联网企业及初创企业外,便是车企的投入。人形机器人和汽车自动驾驶本质类似,都是“感知+决策+执行”,车企的许多技术可以直接再次利用在人形机器人上。
尤其是决策层,机器人的AI芯片与智能驾驶芯片具有共同性,除了都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外,也都需要支持人工智能算法,如小鹏汽车(09868)发布的Iron机器人芯片便是用的自研图灵芯片。
同时,车企在电机、传感器、动力电池等供应链都能够快速复用。在应用端,车企的自有工厂是人形机器人落地的天然场所。
2024年,各大车企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火热布局。广汽集团(601238)发布第三代具身智能机器人Go Mate,小鹏汽车发布人形机器人Iron,小米集团(01810)之前发布的Cyber One,奇瑞与Aimoga共同研发的Mornine等。
据东吴证券预测,全球制造业从业人员4亿人,生活服务从业人员6亿人,按照制造业机器人渗透率16%、服务业机器人渗透率10%,1.5台机器人替代1个工位,且预计其他领域新增1.5亿台需求,对应全球人形机器人每年新增需求0.8亿台,单台价格12万元/台,对应市场空间10万亿元。
而机器人商业化的前提是大批量制造下的质量把控与降本。汽车工厂作为人形机器人最有可能率先大批量应用的场景,同时车企的规模化降本能力突出,车企造机器人具有天然的优势。
新增长点
对宁德时代来说,越过造车,直接布局机器人,可能是更佳的路径。
当下,新能源汽车进入激烈更为竞争的“智能化”下半场,各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大打价格战。在价格竞争的压力传导下,车企更倾向于使用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来控制整车成本,以提高产品性价比。这使得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
从具体数据来看,宁德时代 2024 年三元锂电池装车量为108.55GWh,市占率69%,但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为151.63GWh,市占率仅37.07%。
2024 年下半年以来,宁德时代市场份额的增长趋势有所波动。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 年 11 月,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车量为 28.7GWh,市场占有率达到42.71%,相较于 10 月份下降了 0.07 个百分点,出现连续四个月下滑的情况。
按此趋势,未来几年磷酸铁锂市场预计将持续扩容,而电池价格内卷的情况可能会更加严重,宁德时代现有的市场份额可能会受到进一步侵蚀,营收增长也会面临压力。
面对市场现状,宁德时代积极寻找新的营收增长点,2024年,在多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生态筹划上卡位。
2024年4月,宁德时代发布全新储能产品天恒;12月18日宣布进入换电市场,打造全国换电网络,计划2025年自建1000座巧克力换电站。同年8月,“宁王”还携手多家车企共同打造成都宁德时代新能源生活广场,意欲从车企2B供应商转变到2C“4S店”。
而为了突破电池单一主营,2025年,“宁王”旗下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智脑竞速基金会(IRF)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将于2025年在中国的标志性景区举办AI电动赛车赛事。宁德智能将向赛事提供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参赛队伍将基于此平台进行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与竞技。(详见财中社《学习华为好榜样,“宁王”也要做生态》)
该智能底盘的核心特点是“上下解耦、高度集成、对外开放”,通过可拓展的软硬件架构和标准化接口设计,实现一套底盘架构,百变车型。也即,有了该底盘,上面套“外壳”,下面加“轮子”,你就有了一台智驾汽车。
“宁王”距离亲自下场造车,只隔了一层窗户纸。
但考虑到电池主营大客户——各大车企的感受,这层“窗户纸”短期内肯定不能捅破。也因此,宁德时代入局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制造似乎成为必然。
在智能驾驶的下一程争夺中,“宁王”能为具身智能产业带来怎样的变革,足够值得期待。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长按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