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美国私募股权机构KKR拟收购一家中国饮料公司85%股权,猜测是大窑饮品。对此,大窑饮品回应称:“不予置评”。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公司未再如过往般直接否认,令市场猜测愈演愈烈。
频现收购传闻
作为近年来强势崛起、在华北、西北等地区足以和可口可乐掰手腕的国产汽水“一哥”,大窑饮品近年来多次被卷入“被收购”传闻。
早在2023年10月,有消息称大窑饮品或被可口可乐收购,彼时大窑饮品对外表示,公司与可口可乐没有过任何形式的收并购交流或接触,作为一家纯民营企业,大窑从未计划也不可能被外资品牌收购或控股。2024年8月,又有消息传“维维股份准备收购大窑汽水”,大窑饮品方面表示,从未与维维股份有任何形式的资本接触,也没有被任何企业收购的计划,维维股份相关工作人员也予以否认。
国产汽水市场对“收购”一词的“讳莫如深”背后是外资收购的行业历史记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内地市场曾一度成为国产汽水的天下,重庆天府可乐、北京北冰洋食品厂、广州亚洲汽水厂、天津山海关汽水厂、上海正广和汽水厂、沈阳八王寺汽水厂、崂山汽水公司、武汉饮料二厂被并称为“汽水八大厂”,地方性的大窑饮品和健力宝也崭露头角。
很快前述“百家争鸣”的盛况,随着国际巨头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强势入局而被打破。
1986年,山海关汽水厂就与可口可乐合资;1990 年,国营武汉饮料二厂被可口可乐收购后停产;1993 年,沈阳八王寺汽水与可口可乐合作;1994 年,青岛崂山可乐被可口可乐收购,1997 年停产;1993年,广州
登录后即可查看完整内容,解锁更多优质文章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