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1日,景顺长城基金披露了2025年第二季度旗下产品季报。其中,主动权益板块交出了一份颇具争议的成绩单:Choice数据显示,二季度公司主动权益类基金合计亏损达26.6亿元,多只明星产品延续回撤趋势。作为景顺长城权益投资“门面人物”的刘彦春,其管理的11只产品合计亏损高达22.5亿元,占比近9成。
在回撤持续的背景下,公司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已连续三年下滑。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该板块管理规模为2133亿元,尽管仍位列行业第9,但较高点已明显缩水,在50家主要基金公司中降幅居首。“明星经理失效+权益能力弱化”的组合效应,正令景顺长城在主动管理赛道陷入被动。
刘彦春“神话”终结,旗下产品亏超500亿
作为景顺长城最具代表性的主动型基金经理,《财中社》发现,刘彦春曾长期以“稳健成长”风格著称,吸引大批长期持有者。他管理的“新兴成长”“核心优选”等产品在2019-2021年初表现不俗,一度被视作公司“权益金字招牌”。然而自2022年市场风格切换以来,刘彦春的表现不仅未能止住跌势,反而加剧了基民亏损幅度。随着基金二季度报告的披露,其管理的11只产品报告期合计亏损22.5亿元的事实也呈现在基民面前。
数据显示,刘彦春的管理规模已从2021年巅峰时期的1163亿元,缩水至2025年二季度末的 364.3亿元,降幅高达68.7%。截至2025年6月底,刘彦春管理的11只基金中多数产品净值较2021年高点下跌超30%。
以其代表作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A(260108)为例,截至6月末,该产品二季度回报为-5.46%,区间最大回撤-7.52%,基民亏损超11亿元。截至7月23日,景顺长城新兴成
登录后即可查看完整内容,解锁更多优质文章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