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电科技拟上市上交所科创板,在实现扭亏为盈之后,等待这家公司解决的将是各种结构性问题。
背靠南方电网,南网数字的IPO之路仍在业绩质量、收入结构、研发效果等方面面临考验。
通过2022年高峰时期的订单持续确认,泰金新能过去几年表现了良好的成长性,不过,随着订单的完毕,公司业绩存在大幅变脸风险,投资者应该谨防上市即业绩巅峰。
市值仅124亿元的江苏国泰,宣布了一项138亿元的投资理财计划,这家主业增长乏力的上市公司,正引发一场关于企业是否“脱实向虚”的深刻争议。
受光伏行业供需矛盾尚未显著改善,行业各环节产品价格进一步下探至历史低点影响,公司经营业绩阶段性承压,但各项核心业务仍维持稳健经营,相关市场地位持续巩固。
作为近两年来的大牛股,卧龙电驱头顶低空经济和机器人两大概念,真实情况却是两者营收占比较低,对盈利的贡献也不高,这不妨碍股价大涨,公司顺势赴港IPO,管理层也纷纷减持。
8月19日晚间,亚钾国际和天娱数科相继发布公告,证实公司董事长郭柏春被检察院逮捕。这位曾在多家公司担任要职的经济学博士后,如今因涉嫌挪用公款罪和滥用职权罪沦为阶下囚。
天山股份水泥卖不动了,成本砍下来的利润挡不住需求下滑。
长江电力2024年净利润324.96亿元,本次投资额达到该年净利润的82%。
从创业板撤回再转战港股,双登股份在不同市场投出的两本招股书,却在关联交易、产能与能耗等关键经营指标上多处“对不上”。这不只是数字游戏,更是公司治理、信息披露与投资决策之间的一次压力测试。
天然铀是中国铀业营收的主要来源,但其增长主要来自贸易业务,公司自产天然铀销售增长缓慢,而贸易业务对价格更敏感,公司账面上价值超80亿的存货将受到天然铀价格波动的考验。
在众和3的重组过程之中,先是最值钱的金鑫矿业48%股份被潜在重整方控制的上市公司纳入旗下,而此后接连出现土地使用权等资产转让,中小投资者纷纷在贴吧吐槽。
频繁甩卖资产与依赖补贴的模式,暴露了公司战略的短视与执行的低效。
面对产能过剩所带来的业绩下滑,爱旭股份也不能例外,即便有“抢装潮”的加持,公司半年报依然处于亏损之中,随着“抢装潮”的结束,其亏损恐再度加大,这不利于公司正在进行的35亿元定增。
从信披违规被立案到实控人获刑,力源科技经历了一场公司治理的寒冬。
锡华科技上交所主板IPO招股书中诸多细节暴露出公司在资金运作、客户结构、盈利可持续性等多方面的问题,引发市场对其上市动机与长期价值的质疑。
报告梳理水电行业近况、运营特征及前景,显示行业盈利领先,高股息凸显价值,雅下工程将带动产业链扩容。
在资源整合和协同效应的叙事下,佛塑科技如何应对资产负债率飙升、金力股份能否实现“净利润三年累计12亿元”的业绩对赌承诺,还是未知数。
对新奥能源中小股东而言,在每股盈利较5年前大幅攀升的情况下,其估值与五年前几无差别,理论对价也是四年前最高价的一半左右,很难说是一个好的选择。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一年内已经累计四次违规受罚,累计罚金33.3万元。
一方面,本次现金收购不仅掏空公司的货币资金,还让其背负了大量有息负债,且并购资产或很难在短期内给公司带来明显效益。
公司上市前突击进行股权转让,历史上多次涉及股权代持行为,且在回复问询时多有隐瞒。
随着政策落地、产能整合和技术驱动的深化,光伏行业正迈向“拼效率、拼附加值”的新阶段,低质产品可能不再与高效技术同台竞争,头部企业有望引领复苏浪潮。
作为近年来环保领域的大牛股之一,惠城环保的废塑循环项目盈利模式尚待验证,而隐藏在上市公司主要控股子公司的自然人股东却颇为受益,这些人是谁?
先导智能2024年净利润只有2.86亿元,而其两年前的净利润曾高达23.18亿元。
两年间,酉立智能向控股股东等关联方拆出资金1.95亿元。一边将资金借给关联方,另一边募资补充流动资金,酉立智能的行为让其IPO的真实目的显得可疑。
宁德时代认为,海辰储能的核心产品587Ah电芯与其专利产品参数高度重叠,能量密度偏差仅4.4%,远低于行业10%的技术代差红线。
二股东对知情权的诉求,实则是对投资风险的警觉——在应收账款攀升、债务压力增加的背景下,股东需确保每一笔投入都经得起审视。
安孚科技三年前收购控股权的亚锦科技,年年踩线完成业绩承诺,此番再次并购,以图进一步增加对南孚电池的持股比例,交易对手也给出持续增长的业绩承诺,不过在业绩增长趋缓背景下是否能完成值得观察。
从保税科技“临界点规避”式举牌,到卫星化学减持过程中的延迟披露与频繁更正,其行为不仅违反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也严重干扰了市场信息的透明度与投资者的合理预期。
已加载全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