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1日,浙江证监局发布行政监管措施决定,对民生证券(现为国联民生,601456)及两位保荐代表人任绍忠、钟德颂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经查,民生证券作为维康药业(300878)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持续督导机构,在持续督导期存在两大问题:未充分关注在建工程延期异常情况,核查程序不充分;在出具维康药业2023年度持续督导文件过程中,核查结论不够谨慎,投行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而此次警示函涉及的,是维康药业的IPO项目。公开资料显示,维康药业2020年8月24日在创业板上市,其IPO保荐机构为民生证券,保荐代表人为任绍忠、钟德颂,持续督导时间截止至2023年12月31日。
实际上,2023年以来,维康药业就多次因为违规遭到监管点名。2023年7月14日,浙江证监局对维康药业及相关责任人出具警示函,原因在于公司2022年度业绩预告信息披露不准确。在成功上市后,2024年4月,浙江证监局又对其采取责令改正并出具警示函,查明未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募资使用不规范、部分业务收入确认依据不足、违规使用个人银行账户等问题,认定内控与信息披露存在重大缺陷。一个月后,又因为2023年年报披露亏损,未按规定及时披露业绩预告,被出具警示函。
2024年末,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对维康药业及其实控人立案;2025年6月,浙江证监局就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长期占用及披露瑕疵等,对维康药业及相关责任人予以行政处罚的事先告知。
民生证券及两名保代则因为对其核查不够充分和严谨而遭到证监局点名,而这已是其近一年来至少第五次因投行业务违规而收到监管罚单。
2024年12月,民生证券曾连收三张监管罚单:12月6日因保荐福特科IPO项目履职不到位被上交所监管警示,12月20日因恒业微晶IPO项目未充分关注相关问题并进行审慎核查被深交所书面警示,12月23日因华理生物科创板IPO项目未能充分关注发行人收入确认等问题被上交所予以监管警示。2025年4月30日,民生证券又因在迪嘉药业IPO项目中存在多项违规行为被深交所书面警示。
从监管趋势看,“申报即担责”已成为新常态,即便项目撤回也不能免除中介机构责任。
然而,民生证券的风控问题不仅限于投行业务。
2025年6月20日,江苏证监局对国联民生证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处罚原因包括重大事项未向证监局报告、廉洁从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部分费用的支出未制定明确的内部决策流程和具体标准。此外,2025年9月,民生证券一位名叫金亚平的在职保代因违规炒股被罚没超千万元。
这些接连不断的处罚案例共同指向民生证券在内控、合规及廉洁从业方面存在的系统性问题。
近年来,证监会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持续加大,“看门人”责任被不断压实。据易董数据统计,截至10月中旬,2025年以来,已有31家券商累计收到118张投行罚单,虽然较2024年同期相比减少79张,但在行业整体业务处罚类型中占比却呈上升态势,已从上年同期的20.76%攀升至37.3%。
从罚单特征来看,呈现“全链条处罚”“一案双罚”以及过往违规行为追溯力度加大等特征,比如在迪嘉药业案例中,监管不仅处罚了保荐机构民生证券,还一同处罚了会计师事务所及律师事务所。
从福特科到迪嘉药业,从恒业微晶到维康药业,民生证券屡次因投行业务违规被罚,揭示其内控体系存在系统性问题,在“申报即担责”原则的深化贯彻下,券商们再也不能通过“一撤了之”来规避责任,在国联证券与民生证券完成整合后,国联民生能否借重组契机彻底整肃内控,市场正拭目以待。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