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红”突袭:花西子线上乏力,线下更难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吴若凡 2.2w阅读 2025-10-30 18:22
线下渠道的高端溢价调性,尤其依赖服务体验与产品品质的长期支撑,这对“重营销轻品控”的花西子而言,可能才是最大的考验。

10月,第三方检测机构“老爸评测”发布视频称,在多款知名品牌护肤品中检出已禁用20年的成分苏丹红,含量高达 1170ppm。

尽管视频中品牌信息作模糊处理,但通过成分表可辨认出,涉事产品之一为花西子“桃娇鲜颜精华底霜”。

作为国潮美妆头部品牌,花西子借直播流量红利崛起,凭借“中国文化+东方美学”品牌定位及与头部主播合作,一度创下亮眼销售业绩。然而,近年来该品牌频陷品控争议与虚假宣传舆论风波,其“重营销轻品控”的发展模式遭遇挑战。

虚假宣传

10月22日,花西子下架该产品,其天猫旗舰店回应称,已对相关原料供应商启动严格审查,暂停销售是为保障消费者权益。

纵然问题出在原材料环节,花西子作为品牌方仍难辞其咎,此次事件进一步引发市场对其供应链品控能力的质疑。

此前,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曾反馈花西子产品质量问题。

投诉用户表示,花西子宣传某款粉饼可“三合一使用”且支持湿用,使用说明中亦明确标注湿用方法并附赠湿用粉扑,但实际首次湿用后粉饼出现结块现象,无法正常使用,与宣传内容严重不符。

品控问题之外,花西子还多次卷入虚假宣传纠纷。

10月22日,贵州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百姓关注》栏目报道称,消费者赵某于8月12日购买的花西子“桃娇鲜颜精华底霜”,备案类别为普通化妆品,但宣传页面标注“护屏障角鲨烷”“防暗沉”“清除自由基” 等功效。

赵某指出,“防暗沉”属于特殊化妆品功效范畴,该宣传超出普通化妆品备案范围,涉嫌虚假广告,杭州市钱塘区市场监管局已受理其举报。

10月24日,钱塘区市监局回复称,“角鲨烷”仅在一张产品图片标题上方出现且字体未突出显示,其他页面未提及,当事人已自行改正,因违法行为轻微、及时改正且无危害后果,决定不予立案;针对“抵御自由基肌肽”宣传,因产品配料表确含肌肽,且当事人提供的文献显示肌肽可改善皮肤屏障功能,故无法认定虚假宣传。

尽管此次未被立案,但花西子的虚假宣传争议已对品牌诚信度造成影响。更早之前,花西子关联公司因违反《广告法》被处罚。

天眼查显示,2025年1月,花西子母公司——浙江宜格美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格集团”)旗下杭州匠泽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因广告中对商品性能、质量等表述不清楚、不明白,被杭州市钱塘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3万元。

线乏力

受多重舆论风波及行业环境变化影响,花西子线上业绩持续承压。

2023年,因“眉笔事件”引发舆论风暴,花西子与头部主播李佳琦的合作关系松动,叠加公关部集体出走、首席产品官离职等传闻,品牌陷入动荡期,销售业绩明显下滑。

青眼情报数据显示,2023年花西子在淘系平台眉部彩妆板块的GMV同比下滑44.8%。

2024年,花西子线上渠道颓势未改,GMV进一步降至23.93亿元,同比再减21.19%。

中国美妆网数据称,2024年,花西子营收跌至24.66亿元,较成立不足4年的2020年销售额破30亿元下滑明显,线上陷入 “负增长”。

2023-2024年,受前述团队走出等影响,花西子新品迭代速度放缓,且新品多集中在底妆、彩妆等红海品类,缺乏像早期 “同心锁口红”那样兼具文化属性与产品力的爆款,消费者新鲜感维系能力走弱。

从渠道生态来看,花西子过度依赖单一线上模式,抗风险能力薄弱。随着抖音、快手(01024)等内容电商崛起,仅靠淘系平台流量红利,花西子增长面临“天花板”。

对此,宜格集团以多元化尝试破局。2020 年,宜格集团推出射频美容仪品牌OGP,但该品牌始终发展不温不火,宜格集团的多元化尝试难尽人意。

2021年8月,花西子联合创始人飞慢曾表示团队不排斥资本,但未给出明确融资规划。2025年7月,飞慢已离职。花西子遭遇发展瓶颈,愈发凸显。

线下谋局

面对线上困境,布局线下成为花西子拓展销售渠道、对冲线上风险、寻找新业绩增长点的必然选择。2025年起,花西子布局线下市场、搭建线上线下融合渠道,开始提速。

6月,花西子上海港汇恒隆广场店开业,该门店为花西子品牌全国购物中心首店,被定位为“国内可复制的标准店”,标志着花西子正式切入高端商业场景。

8月,花西子首次官宣入驻新零售系统,陆续登陆wow colour全国 55 家门店。

花西子相关负责人透露,品牌正积极探索百货、购物中心、新零售综合体等多种线下渠道,未来将在全国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持续开设线下店,同时覆盖KA渠道(重点客户渠道)、CS渠道(化妆品专营店渠道)等当前主流线下渠道,形成多元化线下渠道矩阵。

花西子选择加速布局线下,本意为破解当前发展难题,推动品牌长期战略落地。随着国货美妆从“内容红利期”进入“价值竞争期”,消费者重新关注功效、成分与价格,品牌仅靠线上内容营销难以维持增长。

而基于“中高端彩妆品牌”定位,花西子目前其客单价已从100元出头提升至近200元。但相较于国外百年高端美妆品牌,花西子缺乏长期线下体验与服务沉淀,由此借助线下渠道尤其是百货、高端购物中心,寄望通过场景化体验、专业服务提升品牌溢价,助力其向高端市场突破。

资深线下渠道从业者称,“花西子的高端定位比较挑网点,目前策略应是先走百货”,通过高端线下场景强化品牌高端认知。

但“苏丹红事件”的突然出现,很可能让公司2025年起的线下布局努力付之阙如。

此外,尽管花西子线下布局动作频频,但作为线上起家品牌,其线下发展仍面临控价和高端运营模式两大核心挑战。

与当前成功的高端国货彩妆品牌毛戈平不同,后者在创立之初便锚定高端百货渠道,且当时市场环境与如今差异较大;花西子在缺乏成熟参考的情况下,如何探索符合自身定位的高端线下运营模式,仍需时间。

更重要的是,线下渠道的高端溢价调性,尤其依赖服务体验与产品品质的长期支撑,这对“重营销轻品控”的花西子而言,可能才是最大的考验。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长按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