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方量化“亿元返佣案”:一场监管与市场之间的猫鼠游戏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翦音志 2.9w阅读 2025-08-07 16:40
一个虚构的经纪人身份、一条券商内部的返佣制度,六年套利1.18亿元,折射出量化交易狂飙时代的灰色地带。

2024年11月,一则消息悄然传开:国内顶级量化私募幻方量化的市场总监李橙因涉嫌券商返佣问题被警方带走协助调查,幻方量化多次回应此事系个人行为,与公司经营无关,且公司层面不存在返佣行为;4个月后的2025年3月,招商证券(600999)机构业务部总经理、深圳分公司负责人高翔被查。企查查显示,招商证券深圳分公司负责人已于2025年3月5日变更为蒋伟,并于7日宣布高翔不再担任招商证券深圳分公司的负责人。

两条新闻背后,是一条长达六年的券商-私募腐败链条。

亿元分赃始末

高翔被查,《财中社》发现,源于其在招商证券深圳分公司时的下属孟鹏飞和幻方量化市场总监李橙的一场合谋。

孟鹏飞于2012年11月加入招商证券,出任深圳后海营业部总经理,2018年6月调任深南东路营业部担任总经理一职;2023年2月,孟鹏飞出任深圳南山南油大道营业部总经理。

据媒体报道,2018年至2023年间,孟鹏飞在招商证券深南东路营业部担任总经理时,招商证券总部私人客户部总经理刘欢确定将所有交易放在招商证券深南东路营业部。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孟鹏飞伙同幻方量化市场总监李橙,将孟鹏飞安排在深南东路营业部工作的亲属包装成幻方“专属经纪人”,利用招商证券“经纪人可提取交易佣金40%作为绩效奖金”的制度,二人将幻方高频交易产生的巨额佣金持续套现。随着幻方量化的管理规模突破百亿甚至千亿,这笔“影子收入”从每月几千元飙升至300万元。截至2023年,累计套取金额高达1.18亿元。而这1亿多的赃款中,据报道李橙拿到了2000余万,而孟鹏飞则独吞8000余万,最后1000万则是被孟鹏飞作为“答谢费”送给当初把幻方量化的交易安排在深南东路营业部的刘欢。

就在2024年11月李橙事发之后,孟鹏飞曾找到营业部上司高翔,希望用300万等价黄金让出身纪检条线的高翔保全自己,虽然高翔事后退还了黄金,但也仍难逃法网,最终于2025年3月被查。

天才、赌徒与失控的权力

幻方量化实际上包括两家机构:一家是2015年成立的浙江九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浙江九章资产”),另一家则是2016年成立的宁波幻方量化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宁波幻方量化”)。企查查显示,浙江九章资产的实控人为梁文锋,持股85%;而宁波幻方量化则由宁波程采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资99%,而这家公司背后的实际控制人仍然是梁文锋。可见,这两家公司其实是同一实际控制人,而李橙则是幻方量化的市场总监。

然而,除了任职市场总监外,李橙实际也是幻方系企业的股东之一。企查查显示,李橙分别持有宁波少广创业投资合伙企业(下称“少广创投”)的0.5%和宁波程采旃蒙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下称“程采管咨”)0.1%的股份。其中,少广创投又分别持有杭州幻方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幻方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有限公司和宁波积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99%的股份,这三家也是“幻方系”的关键企业。另外,李橙所持股的这两家企业的实控人也是梁文锋,尤其是在程采管咨中,梁文锋持股比例更是高达96%,其余四十名股东各持0.1%。

梁文锋是何人?17岁考入浙江大学,23岁开始探索量化交易,30岁创办宁波幻方量化、九章资产两家头部量化私募,并于38岁那年宣布进军通用人工智能,创办深度求索(Deepseek),2025年初以低成本开发出AI模型,幻方量化也因此出圈。

在量化圈,李橙以“敢骂敢说”而闻名,圈内人送外号“李大嘴”。一张流传出来的聊天截图显示,他曾公开建议客户赎回自家产品,原因是“市场波动大,性价比不高”;此外,另一个圈内闻名的行为则是他在朋友圈的暗讽。据媒体报道,虽然在幻方系企业中持股不多,但李橙在公司的地位非常特殊,除了梁文锋外,几乎没人管得了他。这种地位也同时赋予他巨大的操作空间,作为市场总监,不仅掌管资管产品合作,更直接操控幻方自营资金的交易席位选择权,这意味着他能够决定每年数百亿交易量产生的佣金流向哪家券商营业部。

而对高翔而言,复杂的关系链条也葬送了一片光明的未来。从深圳市政府公务员到招商系纪检干部,2022年任招商证券深圳分公司总经理,2025年3月升至招商证券财富管理及机构业务总部的机构业务部总经理。面对300万的贿赂,高翔一度收下又退回,而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同属一个分公司的部下孟鹏飞连续多年挪用亿元资金,高翔却毫无察觉,难免让人怀疑是内控体系形同虚设,还是高翔本人明知故昧?

灰产下的猫鼠游戏

李橙和高翔先后被查,也牵出了背后一条未曾被广泛关注的私募返佣链。

投资者在购买量化私募产品时,需要承担交易佣金,通常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三,比如1000亿规模的私募,日均交易量500亿,佣金率0.03%,则日佣金需要支出1500万元。与主动管理型产品不同,量化私募依靠高频交易获取微薄但稳定的价差收益,在2024年监管降频降速前,相关产品年换手率常达100倍甚至200倍。由于刷高了交易量,往往能带来巨额佣金,因此量化机构总是成为券商争相抢夺的“大客户”,“返佣”也由此作为行业潜规则应运而生。券商为了绑定这些“财神”,私下约定返还部分佣金,而其中的操作手法十分多样,包括现金交易、虚构服务费、亲属通道、托管返佣等等,券商的佣金返还比例通常在万分之一到万分之零点几,具体取决于交易量。所以,“佣金返还”薅的实际上还是投资者的羊毛,完全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监管对此并非毫无警觉,中国对券商返佣的禁令已有二十余年历史:2002年,证监会《关于调整证券交易佣金收取标准的通知》第五条明确,严禁采用现金返佣、赠送实物等不正当竞争方式吸引客户,特别强调“机构投资者缴纳的证券交易佣金严禁被证券公司直接或间接返还给个人”;2012年的《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进一步规定,不得直接或变相返还佣金、赠送礼品礼券或提供非证券业务性质的服务。2024年起,私募行业进入阶段性调整期,监管层针对量化交易陆续出台新规,包括对融券、程序化交易等环节的限制,对对冲工具的使用和策略的换手率都有一定压制。

即便如此,监管与市场的猫鼠游戏也仍未停止,在李橙和高翔之外,利用佣金返还吸引客户开户的券商营业部仍然抱有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在未来,针对这一灰色产业,监管还将打下怎样的重拳,值得期待。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长按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