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查查显示,德邦证券目前已正式完成工商登记变更,将注册地址从上海市普陀区迁至济南市历下区山东财金大厦,登记机关也相应地由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变更为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此时,距离山东国资正式入主德邦证券已有一年之久:2024年9月30日,证监会核准山东财金集团成为德邦证券实际控制人,结束了复星系长达二十年的掌控。

山东的金融野望
山东在金融领域的扩张野望其实早已显现。在收购德邦证券之前,山东还曾尝试收购其他券商,但并未成功。
2021年4月,青岛国信发展集团计划以68.42亿元的总金额收购国融证券控制权,按此计划,青岛国信将通过受让现有股份及认购增资的方式,获得国融证券51.57%的股权,然而,这笔交易最终“告吹”。
市场普遍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交易价格过高。根据收购协议,青岛国信拿下国融证券控制权的每股价格接近6.15元/股,市净率高达2.68倍,这一数字远高于当时其他券商收购案的定价。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融证券大股东长安投资的IPO对赌遗留压力,2016年,国融证券增资扩股时,长安投资曾与多家投资机构签订承诺函,承诺若国融证券未能在约定时间内上市,长安投资将回购股份。但随着国融证券上市失败,长安投资面临巨额回购义务,2023年,杭州普润提起的民事仲裁获胜,长安投资需要偿付16.23亿元。
最后,彼时国融证券的部分股份还处于冻结状态,大幅增加了交割的不确定性与并购风险。
德邦证券易主
相比之下,对德邦证券的收购则相对顺畅,山东国资对德邦证券的收购采取了分步实施的策略。
从2023年5月起,德邦证券第一大股东上海兴业投资将合计46.81%的德邦证券股权分别质押给山东财金、济南金控、济南科金、历下财鑫、历下城发产投等山东地方国资平台,这也被视为山东国资获取德邦证券控制权的前奏。当时有传闻称,德邦证券接触了多个地方国资,最终选择了“诚意最大,条件最好”的山东国资。

2024年9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核准德邦证券变更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批复,正式核准山东财金、济南科金成为德邦证券主要股东,核准山东财金成为德邦证券实际控制人,其中山东财金受让并认购35%的股份,济南科金受让并认购8.14%的股份,德邦基金的实际控制人也同步变更为山东财金。因与济南金投、济南科金、历下财鑫、历下城发产投4家公司股东具有一致行动关系,山东财金及其一致行动人总计直接持有德邦证券的股份达到47.5%。
完成股权变更后,山东财金开始对德邦证券进行管理整合。2025年5月,山东财金董事长梁雷出任德邦证券董事长,原董事长金华龙任副董事长,新一届董事会总人数由原先的9人扩至11人,其中山东财金集团提名的4名非独立董事、2名独立董事均成功当选。在业务层面,德邦证券与山东的联系日益密切,2024年5月,德邦证券担任山东省财金乡村振兴公司首只非公开发行公司债的独立主承销商。此外,德邦证券还协同山东财金集团与山东铁投集团、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山东金融版图的重构
德邦证券成立于2003年5月,是一家拥有全业务牌照的综合类证券公司,这也成为其吸引山东国资的关键因素,公司旗下拥有德邦基金、德邦资管、中州期货、德邦星睿、德邦星盛等子公司,以及公募基金、资管、期货、私募、另类投资全牌照,这些金融牌照对正致力于完善金融体系的山东国资来说,具有显著吸引力。
德邦证券的规模也适中。截至监管核准之前最近一个完整年度的2023年末,德邦证券总资产222.07亿元,净资产71.21亿元,相比总资产近2000亿元的中泰证券(600918),德邦证券更易于整合。虽然从业绩来看,德邦证券在2024年曾出现了下滑,实现营业收入11.56亿元,同比下滑15.59%;归母净利润为-1.49亿元,出现了亏损,但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已有所改善,实现营业收入6.53亿元,同比增长10.87%;归母净利润0.55亿元,成功扭亏为盈。
德邦证券的总部注册地址正式变更,也完成了山东国资收购的最后一环。
在山东国资入主后,德邦证券的变化持续显现。早在今年9月,德邦证券就通过内部公告确立了上海、济南双总部架构,其中济南总部位于CBD核心区。知情人士表示,当时位于济南万象城东侧、CBD中央广场D栋后方的总部大楼就已经悬挂“德邦证券”的标示牌,虽然注册地仍在上海,但当时搬迁工作实则已经启动。
随着德邦证券总部正式落户济南,山东也将拥有三家证券公司:总部在济南的中泰证券、总部在青岛的联储证券,以及新加入的德邦证券。从上海到济南,德邦证券的迁徙不仅是一个公司的位移,更是区域金融格局重构的重要一步。对于正全力完善区域金融体系的山东来说,这张券商牌照的意义,远不止于其本身的市场价值。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