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达证券(600906)9月16日晚发布公告称,副总经理赵景亮因工作变动辞职;8月27日,国盛证券已按“市场化选聘方案”公示其为总经理拟聘任人选,公示期截止9月3日。
巧合的是,两家券商在业务结构上“一强一弱”的互补非常鲜明:在赵景亮任内,财达自营业务跻身第二大收入来源;而国盛证券今年上半年唯一下滑的核心板块正是自营。
今年上半年,国盛金控(002670)推进吸收合并国盛证券,此时正处于管理层“换挡”与组织整合同步推进的关键阶段。6月,国盛证券启动总经理市场化选聘,8月27日完成资格审查、测试、考察和体检等程序后公示赵景亮为总经理拟聘任人选。
自从年初原总经理徐丽峰退休卸任以来,国盛证券总经理一职已历经7个月空缺,期间由副总经理唐文峰代为履职,市场也据此猜测:唐文峰或大概率接任。但最终更年轻、投资背景更为聚焦的赵景亮脱颖而出,这体现了国盛证券对于打造”年轻化、专业化”团队,增强核心业务竞争力的决心。
公开资料显示,赵景亮从2020年开始任财达证券副总经理,负责自营业务板块。而从近几年财达证券各业务板块的表现来看,2023年,财达证券自营业务收入为6.29亿元,仅次于经纪业务7.01亿元;2024年自营业务为4.32亿元,同样仅次于经纪业务排名第二。2025年上半年,财达证券经纪业务收入为4.98亿元,而自营业务(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为4.06亿元,仍然排在第二。可见,自营业务在财达长期居于收入第二梯队,高于资管与投行。
财达证券的“经纪+自营”双支柱格局,使得分管自营的赵景亮在资金久期管理、债券与转债交易、估值波动对冲等方面具备可迁移的丰富经验。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国盛证券的现实短板,2025年上半年,自营业务成为“唯一负项”。半年报显示,国盛证券上半年自营收入为1.74亿元,同比下滑24.39%,成为几个核心板块中唯一同比下滑的业务。此外,经纪收入5.54亿元,同比增长20.88%,投行收入虽然规模较小仅为0.30亿元,但实现了127.68%的高增。
在债市波动上行、权益震荡加剧的环境里,自营板块对公司整体盈利的支撑不足。年中,公司管理层也提出增加自营规模、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的方向,这时“请来一位自营派总经理”完全符合国盛证券的发展战略与方向。
这是一场“对位”的人事调整。若赵景亮能把“财达时期的自营经验”复制到国盛,并在制度化风控与多策略框架下做厚自营“底盘”,国盛的利润结构有望从经纪独强转向多引擎驱动。反之,若利率与权益波动继续加剧而策略切换不及,短期承压仍将反复。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