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0日,人工智能ETF富国(159246)正式登陆深交所,并实施当日回转交易。
富国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属于指数型股票基金,于2025年6月16日发行,并于2025年7月2日正式成立,份额规模为2.6亿份。基金管理人由富国基金负责,基金托管人为中信建投,基金经理人由殷钦怡担任。其业绩比较基准基于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收益率,跟踪标的为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970070)由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编制,该指数从创业板市场精选50家业务覆盖人工智能全产业链的上市公司,包括存算设备、网络通信、数据服务、软件算法及场景应用等领域,尤其侧重通信设备和光模块龙头企业,形成“硬件+软件+应用”的均衡布局。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约46%,集中度适中。
截至2025年6月,权重排名靠前的包括光模块龙头新易盛(11.37%)、中际旭创(7.87%),以及软通动力(4.66%)、天孚通信(3.93%)等,覆盖通信(37.5%)、计算机(36.6%)、电子(11.9%)等申万一级行业。从市值分布看,指数兼顾大中小市值企业,既有千亿级龙头,也有高成长性中小企业,体现AI产业生态化发展特征,同时成分股下沉至16个申万三级子行业,涵盖云服务、光通信、AI应用、算力基础设施等领域。
目前全市场有多只ETF跟踪该指数,如华宝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大成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242)、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159381)、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南方(159382)等。
消息面上,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成为我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核心战略,近期相关政策动态备受瞩目。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相关工作,例如2025年6月3日工信部会议就强调“系统谋划、协同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并提出夯实产业基础、塑造应用优势、强化标准引领等五大任务。
地方层面已率先出台针对性方案。北京市于2025年5月27日发布《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年)》,提出打造行业头部大模型、建设具身智能工厂等16项具体措施,对符合条件的大模型算力成本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河南省也于6月16日印发《加快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目标到2027年建成全国重要的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