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亿估值巨头将IPO:阿里美的都是股东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孙语彤 1.8w阅读 2025-10-16 19:30
产业资本方面,美的(00300.HK)、阿里巴巴(09988.HK)等巨头均位列股东名单,形成“国资引导+产业协同”的生态体系。

日前,中国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长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鑫科技”)已正式完成IPO(首次公开募股)辅导工作,距离提交招股书仅一步之遥。

若上市进程顺利,这家注册资本高达601.9亿元的国产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龙头企业,有望成为A股“存储芯片第一股”。

豪华团队护航

长鑫科技的IPO辅导始于2025年7月7日,由头部券商中金公司(601995.SH)和中信建投(601066.SH)牵头,辅导周期仅历时三个月。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辅导团队规模罕见地达到34人,其中中金公司派出18人,中信建投组建16人小组,远超行业常规的5-15人配置。

有业内分析认为,如此庞大的阵容既反映了项目复杂性——长鑫科技业务链长、子公司众多,也体现了监管机构及市场对国产芯片龙头上市的高度重视。

辅导期间,公司同步完善了治理结构,选举职工代表董事并解决了部分股东的国有股权标识问题,为上市扫清制度障碍。

长鑫科技成立于2016年6月,主营业务为DRAM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PC、AI服务器等领域。

其全资子公司长鑫存储是国内唯一实现通用型DRAM大规模量产的IDM(垂直整合制造)企业,技术进程与国际主流同步。2018年,长鑫存储研发出国内首颗8Gb DDR4芯片,2023年推出LPDDR5系列产品,填补了国产高端存储芯片空白。

目前,全球DRAM市场由三星(SSNLF)、SK海力士和美光(MU.O)三大巨头垄断,合计占据超90%份额。长鑫科技被寄予厚望,其崛起被业内视为中国打破海外技术封锁的关键一环。

Counterpoint Research预测,2025年长鑫科技DRAM出货量将同比增长50%,整体DRAM市场的出货量份额有望从一季度6%提升至四季度8%,DDR5和LPDDR5产品占比分别增至7%、9%,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存储芯片厂商。

千亿估值起飞

长鑫科技的资本化进程备受市场关注。据企查查,在IPO辅导完成后不出两日,10月10日,长鑫科技又完成新一轮D+轮融资,合百集团参投基金合肥长鑫投资长鑫科技4.5亿元。

此前2024年3月,公司还以108亿元完成新一轮融资,投前估值超1400亿元,创下国内半导体非上市公司估值新高。是次融资还吸引了存储芯片上市公司兆易创新(603986.SH)增资15亿元,合肥产投、建信投资等国有资本亦持续押注。

企查查App显示,长鑫科技股东数量达49家,其中国资背景显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持股约9.8%,合肥市国资委旗下公司持股12.43%,安徽省投资集团持股8.88%。产业资本方面,美的(00300.HK)、阿里巴巴(09988.HK)等巨头均位列股东名单,形成“国资引导+产业协同”的生态体系。

长鑫科技冲刺IPO的节点,正值全球存储芯片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

2025年以来,受DDR4产能收缩及HBM(高带宽存储器)需求爆发影响,DRAM价格持续上涨。TrendForce数据显示,第四季度DRAM价格环比涨幅预计达8%-13%,HBM涨幅可能突破18%。

与此同时,国内互联网企业加码AI基础设施投入——阿里计划三年投资3800亿元于云与AI硬件,腾讯(00700.HK)、百度(09888.HK)资本开支亦有增加,进一步推升服务器存储芯片需求。东方证券指出,长鑫科技上市后,有望通过融资扩产驱动国产供应链升级,利好设备、材料等上下游企业。

尽管长鑫科技技术进展迅速,但短期内仍面临制程追赶、产能爬坡等挑战。目前其量产工艺仍落后国际领先水平1-2代,且全球半导体周期波动可能影响盈利稳定性。

此外,公司董事长朱一明同时兼任兆易创新董事长,两者在DRAM代工业务上的关联交易也值得关注。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长按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