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次被做空成往事:高途逆势扩张屡碰红线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孙语彤 2.3w阅读 2025-11-18 20:10
快速扩张伴随着合规管理的失控。

日前,高途(GOTU.N)旗下子公司北京高途云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途云集”)因在注册地址外违规开展线下学科培训,被北京市海淀区“双减”工作专班当场叫停。

企查查App显示,此次被查处的高途云集成立于2017年1月,由高途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途集团”)100%持股,法定代表人为罗斌,实际控制人为陈向东。

执法部门责令其立即停止办学、退还费用、拆除教学设施,并将案件移交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处理。

冒险扩张

此次事件并非孤例。7月,济南高途云集因无证办学被罚4.75万元;11月,天津高途云智也因同类问题受罚。

频繁违规的背后,是高途自2024年起逆势扩张的激进策略——“双减”政策落地后,高途非但未收缩业务,反而加速线下布局,全国教学点从不足百家激增至近150家,员工总数在半年内飙升至约1.44万人。

然而,快速扩张伴随着合规管理的失控。例如,济南子公司通过“收购存量机构+新设主体”的模式规避许可要求,最终因违规办学被查处。

监管压力已直接冲击经营。

2025年11月,高途境内主体公司高途集团被海淀区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虽仅3000元,却暴露其内部治理问题。

财报显示,2020-2024年,高途仅2022年实现微利,累计亏损超55亿元;2025年上半年,高途虽实现营收28.82亿元,同比增长47.3%;净亏损收窄至9200万元,但二季度仍净亏2.16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72.67%,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技术口号

为扭转颓势,高途提出“All with AI”战略,将传统“双师模式”升级为“名师主讲+辅导老师+AI伴学”的三师体系,并与复旦大学合作研发个性化教育大模型。

然而,技术投入与成效不匹配。2025年二季度,高途研发费用1.482亿元,同比下滑8.6%。相比之下,竞争对手好未来(TAL.N)已将AI深度融入教研、授课及设备交互环节,其AI数字人技术显著降低课程生产成本;新东方(09901.HK)则推出“AI 1对1”产品,通过高频互动实现个性化教学。高途的AI应用仍停留在“伴学”辅助层面。

高途还试图通过明星IP引流,例如2025年2月联合吴彦祖推出英语口语课,48小时销售额破200万元。但课程因明星实际出场时长过短引发“营销炒作”质疑,反映其过度依赖流量而非产品力。同时,线下业务贡献营收仅超5%,且因违规扩张屡遭处罚;直播电商平台“高途佳品”也未能形成规模效应。

资本市场对高途的耐心正在消退。

上市以来,因累计巨亏,高途从未进行过分红;股价从发行价10.5美元跌至2025年10月底的2美元上下,跌幅超70%。2020年,高途甚至经历过被做空16次的“名场面”。

“过去挺不容易的,我说自己头都抬不起来,做短视频直播,探索AI,以及每条业务线其中间的布局,投入是很大的。”高途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向东2024年12月对雷递网表示,每个新业务都是种子长成小苗了,预计到2025年第三季度会看到效果,到2026年会看到更加清楚。

现在是陈向东该“交作业”的时候了。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长按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