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银行信披“唯一降级生”!上海银行降至B级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夏震 1.1w阅读 2025-11-13 19:20
42家A股上市银行信披评级集体稳中有升,唯独上海银行成“降级生”,从A类跌至B级并失去临时报告免审查等三项监管支持便利。

近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公布2024-2025年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价结果,上海银行(601229)成为A股上市银行中唯一一家信息披露评价等级下降的银行,由A类(优秀)降至B类(良好),这一变动在整体表现较好的上市银行板块中尤为引人关注。

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信披评级均保持在B级及以上,其中22家获评A类(优秀),20家为B类(良好)。评级上升方面,光大银行(601818)、华夏银行(600015)、浙商银行(601916)、杭州银行(600926)和张家港行(002839)共5家银行实现从B类到A类的提升,多数银行评级与上年保持一致。

上市公司信披工作评价涵盖八项核心内容,包括信息披露的规范性与有效性、投资者关系管理、回报投资者情况、履行社会责任披露情况、被处罚处分及监管措施情况、支持交易所工作情况及交易所认定的其他情况。评价结果从高到低划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级,综合考量信披质量、公司规范运作水平、投资者权益保护程度等因素。

上海证券交易所对信披评价为A类的上市公司设有三项支持便利:其一,临时报告原则上免于事后审查(报告内容引发市场质疑或涉及信披操作除外);其二,在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等申请符合规定时,依法依规给予支持;其三,邀请公司董事长、董事会秘书等担任培训讲师,推广信披经验。上海银行此次评级下调后,将不再享有这些支持措施。

境外板块曾出现经营波动与合规问题

上海银行此次信披评级由A类降至B类,成为A股上市银行中唯一评级下降的机构。

这一变化或与该行境外业务近年来暴露的风险存在关联。公开信息显示,自2021年起,该行境外板块陆续出现经营波动与合规问题,包括子公司业绩亏损、监管处罚等。

2021年,上银国际净亏损1.4亿港元,2022年亏损增至3.8亿港元,2023年受中资房地产债券市场低迷影响,净亏损进一步攀升至7.3亿港元,年末净资产已跌至-2.3亿港元,陷入资不抵债状态。2024年,其亏损态势持续扩大,全年净亏损11.84亿港元,同比增幅达61.53%,近四年累计亏损已达24.31亿港元。根据2025年中报数据,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银国际净利润为0.17亿元,利润终于再次实现回正。

经营亏损之外,上海银行境外投资的合规性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2024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对该行开出80万元罚单,明确指出其存在“境外机构重大投资事项未经行政许可”的违规行为;同年9月,监管部门进一步作出追责决定,时任上海银行海外业务部相关人员因对该违规行为负有直接责任,被给予警告处分,这也让该行境外业务的合规管理漏洞得到公开披露。

2025年4月25日,国泰海通证券发布《关于上海银行2024年度持续督导书》,对上海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文件审阅及市场传闻应对等工作进行了全面评估。

报告显示,在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层面,截至报告签署日,上海银行已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国泰海通作为保荐机构已按规定审阅其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确认公司向上交所提交的文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在信息披露文件审阅流程上,国泰海通对持续督导期间上海银行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监会、上交所提交的其他文件,开展了事前审阅或在规定期限内的事后审阅工作。上海银行给予了密切配合,并根据保荐机构建议对信息披露文件进行适当调整;截至报告签署日,不存在因信息披露出现重大问题而需公司更正或补充的情形。

针对社交媒体传闻核查工作,国泰海通持续跟踪市场对上海银行的报道与传闻,督导公司及时澄清并准确进行信息披露。经核查,截至报告签署日,上海银行不存在应当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也不存在披露信息与事实不符的情形。

掌舵信披12年,金牌董秘年薪碾压董事长

在上海银行信息披露体系的核心位置,董事会秘书李晓红已坚守十二载。这位出生于1969年12月的金融女将,专业履历堪称亮眼。

她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持有博士学位,在投身上海银行之前,已积累了丰富的监管与金融行业经验。早年,她曾任职于解放军总医院外语教研室,后进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历任办公厅秘书处副处级秘书、正处级秘书及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处处长。期间,她还曾挂职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助理。

2013年4月,李晓红正式出任上海银行董事会秘书,自此开启了长达十二年的信披掌舵之路。

任职期间,她先后辅佐三任董事长,伴随银行完成上市筹备与资本市场深耕,其职责范围也逐步拓展,除核心的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管理外,还兼任上海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及上银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全面参与境外业务的管理运作,成为连接境内监管、资本市场与境外业务的关键纽带。

凭借对信披工作的严谨把控与创新实践,李晓红的专业能力获得市场广泛认可。

2018年7月,她在新浪财经第四届金牌董秘评选中斩获“金牌董秘”称号,获奖理由明确提及她“推动公司董事会高效运作,秉持‘大局观、市场观、整体观’的市场服务理念,为公司规范运营、制度完善、投资者基础搭建作出巨大贡献”。她在获奖时留下了“既是社会责任,也是人生修为”的感言。

在薪酬待遇上,上海银行对李晓红的重视显而易见。2024年财报显示,她的年薪达145.7万元,不仅超过时任行长施红敏的100.6万元,亦高于时任董事长金煜的110.3万元,在高管团队中处于上游水平,凸显其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任职超十二年且贡献突出,李晓红的职务始终聚焦于董秘体系,长期担任党委委员、董事会秘书,未进一步晋升至更高管理层级。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长按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