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保险私募基金签约,第7家保险系私募落地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夏震 1.4w阅读 2025-11-18 17:43
从批复筹建到签约落地仅5个月,阳光保险200亿权益类基金官宣“上车”,第7家保险系私募阳光恒益掌舵。

11月17日,阳光保险(06963)旗下核心子公司阳光人寿,与基金管理人阳光恒益(青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阳光恒益”)、基金托管人招商银行(600036)青岛分行正式签订基金合同。

这标志着阳光人寿拟出资200亿元参与投资的试点基金项目,在历经半年多的筹备后,终于迈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早在2025年5月16日,阳光保险集团便通过公告对外披露了这笔大额投资的核心规划,随后又于5月27日发布通函详解交易细节。

阳光恒益,这家专为200亿试点基金量身打造的管理人,由阳光保险集团旗下专业资产管理平台——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阳光资管”)100%全资控股,主营业务聚焦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服务。

从时间线来看,阳光恒益于2025年6月率先获得金融监管总局批复筹建,9月8日在青岛市市南区正式完成工商注册,注册资本达1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周立杰;随后仅用两个月时间,便在10月31日顺利完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登记,成为业内第7家正式登记的保险系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

为保障基金规范运作,阳光恒益已按监管要求建立健全风险隔离与内部控制机制。作为阳光资管的全资子公司,其与阳光人寿形成了“投资端-管理端”的专业化协作体系。阳光资管在获批设立阳光恒益时便明确承诺,将严格落实关联交易管理与风险隔离制度,有效防范利益冲突与风险传递,切实履行股东监管职责,为基金的稳健运作筑牢制度屏障。

从基金本身的核心规划来看,此次试点基金暂命名为“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最终名称以备案为准),定位为契约型开放式权益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存续期限设定为10年,可根据合同约定灵活调整存续周期。

资金将采取分期缴纳的方式注入,投资布局则围绕三大方向有序展开:以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恒生港股通指数成分股及相关指数ETF等高股息资产为基石,重点布局经营稳健的弱周期板块;锚定产业升级红利,侧重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同时通过逆周期战略买入实现风险平衡,全面践行长期投资与价值投资理念。

在交易条款设计上,基金兼顾了专业性与各方利益平衡。年管理费率定为0.40%,年托管费率不高于0.01%,两项费用均从基金资产净值中扣除,收费标准充分贴合险资长期投资的成本控制诉求。

业绩报酬采用超额分成模式,仅对期间年化超额收益率超过0%的部分按10%比例收取,既能够激励管理人专业运作,也充分保障了资金方的核心利益。赎回规则则设置了阶梯费率:持有不足90天赎回费率为1%,持有90天及以上或基金终止清算时赎回费率为0%,且全部赎回费用归入基金资产,通过机制设计引导长期持有行为。

从行业视角来看,此次布局是阳光保险响应险资长期投资试点政策的重要实践,也让保险系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阵营进一步扩容。

目前,中国人寿(601628)、中国太保(601319)、中国平安(601601)等多家同业均已设立专属私募管理人,已成立的险资系私募证券基金公司包括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601336)旗下的国丰兴华、中国太保旗下的太保致远、中国平安旗下的恒毅持盈、泰康保险旗下的泰康稳行、中国人保(601319)旗下的人保启元惠众、中国太平(00966)旗下的太平(深圳)私募等,阳光恒益的加入使这一阵营增至7家。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长按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