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泰人寿加码华菱钢铁:15天达增持下限持股比例升至7%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夏震 2.9w阅读 2025-09-29 17:11
9月26日,华菱钢铁公告股东信泰人寿增持公司1%股份触及权益变动整数倍,15天即完成增持计划下限,目前持股比例升至7%。

9月26日,华菱钢铁(000932)一纸公告,揭开了股东信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信泰人寿”)的增持新进展——后者近期增持华菱钢铁股份比例触及1%整数倍,且此前披露的增持计划已完成过半。

从公告信息来看,信泰人寿的增持计划早有铺垫。9月11日,其便对外披露,拟在自披露日起6个月内,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华菱钢铁不低于总股本1%(对应6908.6万股)、不超过总股本2%(对应13817.3万股)的股份,资金来源为公司传统账户保险责任准备金。

而信泰人寿的执行效率极高,仅在9月12日至9月26日的15天内,便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累计增持6908.6万股,恰好达到计划最低增持比例——占华菱钢铁总股本的1%。

此次增持完成后,信泰人寿持有华菱钢铁的股份总数攀升至4.8亿股,持股比例也从原先的6%提升至7%,权益变动精准触及1%整数倍,该节点标志着其增持计划已完成最低目标,但公告明确,该计划尚未实施完毕,信泰人寿将继续推进增持。

正如其在公告中所言,其增持的核心逻辑在于“对华菱钢铁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以及对公司中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而背后更深层的意图,是通过资本加持支持实体企业做强做优,同时分享企业长期发展的红利。

信泰人寿的成长轨迹,本身就是一段从民营探索到国资掌舵的转型样本。时间拉回2004年,浙江省政府牵头筹建“中和人寿”,这成为信泰人寿的最初雏形;2007年,中和人寿与北京平泰人寿完成整合,信泰人寿在杭州正式成立,注册资本50亿元,获准经营各类人身保险业务,成为当时浙江省内首家民营资本主导的险企。

成立初期,信泰人寿背靠巨化集团、永利实业等浙商巨头,本可依托“民富第一省”的消费潜力稳步扩张,却在随后十余年陷入股权纷争与经营动荡的漩涡。

2021年,信泰人寿的股权版图迎来首次剧烈变动:当年二季度,原第一大股东浙江永利实业集团等主体退出,天津大田供应链等7家企业接盘69.4%股权。

然而,这场股权更迭并未带来稳定——2022年,监管部门查实这7家接盘企业的入股资金均非自有资金,随即撤销股权变更许可并责令清退。

正是这场风波,让信泰人寿迎来了“国家队”的介入:存款保险基金与中国保险保障基金顺势接手这部分股权,各持股34.7%,合计掌控69.4%股份。

这一操作不仅是存款保险基金首次跨界参与险企风险处置,更成为当时保险业风险化解的标志性事件。

彼时的信泰人寿,还因股权转让申请提交虚假材料被处以50万元罚款,时任董事长邹平笙因挪用160亿元保险资金被撤销任职资格并终身禁业,经营困境可见一斑。

真正的转机出现在2023年9月。信泰人寿公布93.7亿元增资方案,由物产中大集团领衔的4家浙江国企全额认购;2024年1月,增资方案获监管批准,公司注册资本跃升至102亿元,股权结构彻底重塑:物产中大以33%持股成为第一大股东——作为浙江省属特大型国企,物产中大不仅是省内首个混改整体上市企业,更计划通过此次入股探索“养老+保险”的协同模式;存款保险基金与中国保险保障基金的持股比例则均稀释至17%,并列第二大股东;4家浙江国资股东合计持股达51%,这一股权结构正式宣告信泰人寿进入“浙江国资控股”时代。

国资入主后,信泰人寿随即启动大规模治理革新:2024年7月完成董事会换届,7名新董事走马上任,为决策层注入新鲜血液;随后又对16名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调整,财务、风控等核心部门实现全面“换血”。

在完成国资化重塑并明确投资方向后,信泰人寿的资本市场动作逐渐聚焦,而华菱钢铁正是其重点布局的标的之一。

两者的投资联结始于2025年一季度,当时信泰人寿首次跻身华菱钢铁前十大股东榜单,持股比例为2%,迈出了投资的第一步。

进入二季度,信泰人寿持续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增持,将持股比例逐步提升至4.99%,距离5%的举牌线仅一步之遥,期间买入价格区间稳定在3.88元至5.31元/股。

2025年7月3日,信泰人寿的投资动作迎来关键节点:其通过传统账户保险责任准备金,以4.84元/股的均价增持华菱钢铁69.1万股,将持股比例正式推至5%,触及举牌线。从首次入股到触及举牌线,仅用不到半年时间,这一节奏体现了信泰人寿对华菱钢铁价值的认可。

从行业视角来看,2025年险资在资本市场的举牌与增持动作本就趋于活跃,标的多集中于银行、公用事业、高端制造等具备长期稳健收益的领域。而信泰人寿对华菱钢铁的持续加码,既是顺应险资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也是其自身“稳健投资”策略的具体落地。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长按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