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5月,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下称“新规”)正式实施,创下资本市场四项历史性突破。
中金公司投行部并购组负责人陈洁指出,这是继2024年“并购六条”后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关键举措,标志着我国并购重组制度进入系统性改革新阶段。
四大制度创新破解市场痛点
第一,效率革命:简易审核程序压缩周期。新规首次建立“2+5+5”简易审核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吸收合并及优质大市值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证监会注册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中金公司数据显示,此前平均审核周期超3个月,新规使重组效率提升80%以上。
第二,风险共担:分期支付机制柔性定价。允许分48个月按业绩兑现进度支付对价,将“一次性估值”转变为动态调整模式。此举显著降低科技企业并购中的业绩波动风险,促进交易双方长期绑定。
第三,资金激活:私募锁定期“反向挂钩”。私募基金投资满48个月后,锁定期可由12个月缩短至6个月,此举预计提升私募参与并购的IRR收益率约15%,为市场引入千亿级长期资本活水。
第四,包容监管:产业逻辑优先原则。将同业竞争监管标准从“绝对禁止”调整为“重大不利影响”评估,为科技创新企业与国资整合扫除制度障碍。中金公司王曙光强调:“新规核心是让并购回归产业协同本质。”
企业实操的三重战略指引
首先,精准匹配政策工具。严格筛选符合“产业整合、技术升级”条件的标的,避免滥用简易程序。设计对赌条款时将支付节点与业绩里程碑绑定,并预设股价波动调整机制。
其次,筑牢合规防火墙。简易程序不降低信披责任,需强化标的资产权属、核心技术风险等披露。对私募合作方需核查投资期限真实性,防范“反向挂钩”规则套利。
最后,聚焦产业升级本源。监管层已明确打击“伪重组”,要求并购聚焦强链补链。如某新能源企业通过跨境并购获取固态电池技术,实现产业链垂直整合的案例获监管快速放行。
改革释放中长期红利
新规通过缩短停牌期、强化AI监控从源头遏制内幕交易,同时赋予市场更多自主权。据证券市场周刊统计,新规发布后两周内上市公司披露重组预案数量环比增长47%。
正如中金公司所言,当资本“活水”精准灌溉实体经济,并购重组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企业需把握政策窗口期,在合规框架内激活并购动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金融力量。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