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营利双降、客户依赖度高企,深演智能携AI光环赴港图破局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孙语彤 1.7w阅读 2025-07-05 08:52:00
从谋求海外上市,到新三板和创业板的“过而不入”,此次赴港募资或被视作深演智能的背水一战。

近日,北京深演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深演智能”)向港交所递表,由工银国际独家保荐,这家AI营销龙头第三次IPO冲刺拉开帷幕。

赴港上市成为今年来诸多国内公司的选择,尤以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企业为最,而深演智能亦顶着AI营销的光环由A转港。

纵观深演智能资本化的路径,公司曾搭建VIE构架谋求海外上市,也曾两次IPO临门一脚,公司皆解释称为发展考虑。在其谋求A股上市时还有增长的业绩支撑,如今赴港,营利皆降,不知深演智能是否还有“谋求发展”的底气?

十余年迂回的资本马拉松

《财中社》注意到,深演智能的上市之路已不能单纯用“曲折”来形容了。

2009年4月,北京大学出身的黄晓南和谢鹏共同创立深演智能的前身北京品友互动广告有限公司(下称“品友互动”),注册资本10万元,成立初始由黄晓南和谢鹏分别持有78%和22%股份,并于5月1日完成天使轮融资100万美元。

2011年开始,为便于进行境外融资上市以支撑业务发展,品友互动开始构建VIE(可变利益实体,亦称协议控制)架构成立开曼品友,并进行了多轮海外融资。同年,公司推出基于自主研发预测试AI模式的专有广告投放AI决策平台——AlphaDesk;5月1日,完成A轮融资1000万美元,投资方为复星国际。

2012年9月1日,公司完成200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有仁宏资本、宽带资本CBC和盘古创富等。

2014年,公司发布首个具有PDB(程序化直接购买)功能的需求侧平台,并开始中国首例PDB广告投放。6月30日,公司完成1000万美元C轮融资,投资方为长江国弘。

2015年,在融资大环境向好的情形下,公司却因“境内市场更高效”中途转向,拆除境外股权架构,将股权下翻;10月,公司国内运营实体改制为股份公司。

2016年,成立子公司美国品友,拓展海外业务至美国。同年5月30日,公司完成股权下翻后的D轮融资,融资额2.84亿元,投资方有中国移动(600941)旗下中移基金、九弦资本旗下北广文歌、红土成长等。

同年7月,公司向新三板提交挂牌申请,并于10月获得批准,然而,公司考虑到新三板市场的交易量和流动性水平,11月主动撤回挂牌申请。

2017年,公司成为中国AI营销产业联盟的首批主要成员,开发了专有CRM(顾客关系管理)AI决策平台——AlphaData;成立子公司新加坡品友,进军东南亚市场。同年11月20日,公司完成6000万元的E轮融资,投资方为起点一号,这也是公司获得的最后一笔融资。

2019年,公司品牌升级为深演智能,更名为北京深演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建立以AlphaDesk和AlphaData为核心的产品矩阵。

2022年6月,公司在深市创业板提交申请,通过深交所2022年12月至2023年9月发出的三轮书面审核,并全部做出回复。这一次,公司又因为业务考虑和未来发展策略的因素,于2024年6月自愿撤回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深演智能曾与上海懋耀、北广文歌、深创投等一众股东约定对赌相关条款,若公司未在协议约定时间完成上市,则要求公司回购股份。尽管该条约在2021年的补充协议中宣告无效,但在公司上市折戟后,一众股东仍纷纷选择退出。在撤回申请半年后,2024年12月27日,公司以4401万元的价格从一众股东处回购共230.4万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2.75%。

如今,深演智能又要带着其AI决策平台向港股进发。在上市拉扯的过程中,公司在中国营销和销售决策AI应用市场上做到了第一,成为中国少数几家实现持续盈利的决策AI应用公司之一。

业绩失速暴露增长瓶颈

目前,公司由控股股东(董事长、总经理)黄晓南及其一致行动人(执行董事、副总经理)谢鹏分别持股20.96%与14.77%,共计持股35.73%,为第一大股东。九弦资本旗下北京合音和北广文歌分别持股14.04%与3.45%,共计持股17.49%,为第二大股东,而九弦资本背后站着的是北京广电。

国资背景成为深演智能最醒目的标签。北京广电通过旗下基金持股17.49%,中国移动与国开投控制的中移基金则持有10.92%股权。深演智能要携北京广电、中国移动等国资股东转战港股,但业绩下滑却稍显尴尬。

2022-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43亿元、6.11亿元和5.38亿元,净利润为5936万元、6066万元和2152万元,经调整净利润5936万元、7081万元和2152万元。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12%,净利润仅2152万元,较2023年大幅跌65%。

《财中社》注意到,公司业绩下滑源于双引擎同步失速。

目前,公司的主营以AlphaDesk和AlphaData双引擎驱动为中心,并搭载Deep Agent完善产品的业务矩阵。这些产品能支持跨关键业务职能部门的大规模、实时AI应用,能够使企业释放以数据为中心的智能决策的全部价值。

AlphaDesk是公司专有的广告投放AI决策平台,专门为数字广告执行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而打造。2022-2024年,AlphaDesk所属的智能广告投放业务实现营收4.46亿元、4.92亿元和4.6亿元,占同期总营收的82.1%、80.5%和85.5%。

AlphaData是为拥有大量私域数据的大型企业而构建的,提供涵盖数据整合、治理、建模和激活的端到端能力。报告期内,AlphaData所属的智能数据管理实现营收9692万元、1.2亿元和7809万元,占同期总收入的17.9%、19.5%和14.5%。

此外,企业AI智能体系统Deep Agent于2025年2月推出,报告期内并未产生实际收益。

报告期内,公司共服务503家客户,其中89家为《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其中,根据乘用车协会数据,在中国乘用车市场2024年销量排名前15位的制造商中,有10家为公司客户。同时,AlphaDesk的终端客户净收入留存率始终维持在85%以上;AlphaData的同期留存率超80%。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有22家客户同时购买公司的AlphaDesk和AlphaData产品。报告期内,购买双产品的客户贡献营收分别为2.42亿元、1.84亿元和1.35亿元。

此外,公司前五大客户贡献的营收分别为2.77亿元、3.07亿元和2.94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51.1%、50.2%及54.6%;最大客户贡献的营收分别为1.22亿元、0.86亿元和0.96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22.6%、14%和17.8%。

但在大客户和产品技术不断进步的光环下,2024年,公司占据营收八成以上的智能广告投放业务毛利率却从30.7%波动至27.4%,而贡献剩余收入的智能数据管理业务毛利率更一路跌至26.6%。公司解释称,主因核心客户由于经济压力压缩营销预算及时间表发生变化。

同时,2022-2024年,公司年末的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额分别为2.4亿元、2.66亿元和2.27亿元,其中2024年的应收账款占年末总资产5.4亿元的40%;公司相应亏损拨备余额分别为670万元、730万元和720万元。报告期内,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长达169天、142天和159天,更显示公司在产业链议价能力的薄弱。

AI光环与现实的拉锯战

技术突破成为深演智能的关键叙事。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专注营销和销售的决策AI平台市场规模将在2029年达944亿元,2024-2029年的复合增长率达36.5%。

公司最新推出的AI智能体系统Deep Agent,应用大语言模型及先进算法,试图解决复杂的营销及销售决策难题。截至招股书披露日,Deep Agent在与AlphaData和AlphaDesk完全集成的同时,提供超过20个能灵活部署的专业智能体,包括销售助理、内容推荐智能体等。

公司的研发费用也在水涨船高,2022-2024年分别为4687万元、5406万元和5634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6%、8.8%和10.5%。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111名专业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30.7%。截至招股书披露日,公司共有43项专利、145项著作权、83项注册商标和22个注册域名。

但公司的业务很大程度上仍旧依赖以往的传统广告资源。公司在招股书中写明,公司业务的成功取决于与业务合作伙伴的合作,包括媒体供应商、数据供应商等,鉴于公司的媒体供应商通常不受长期合同约束,可以随时退出或调整与公司的业务关系,如果公司失去媒体供应商,可能会失去部分或全部所依赖为客户服务的广告流量。

而媒体资源采购成本从来都是深演智能销售成本的大头支出,2022-2024年分别为2.92亿元、3.12亿元和3亿元,分别占销售成本的77.9%、74%和76.9%。

如果Deep Agent在以往的客户眼中没有吸引力,那么公司重金押注的这条路很有可能走不通。毕竟,AI智能体赛道早已充满了互联网大厂的选手。

从谋求海外上市,到新三板和创业板的“过而不入”,此次赴港募资或被视作深演智能的背水一战。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长按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