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江苏银行(600919)、华夏银行(600015)、成都银行(601838)三家机构先后公布了增持计划的执行进展——江苏银行已超额完成目标,华夏银行与成都银行则因市场因素暂未完成。
具体来看,为应对市场波动、稳定投资者预期,江苏银行于2025年4月10日启动增持计划,参与主体包括高级管理人员、部分董事、监事及全行中层以上干部。计划拟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金额不低于2000万元,实施期限为3个月。
截至7月9日,江苏银行累计增持216.5万股,实际投入资金达2427.8万元,较计划下限超额完成21.4%。计算可得,增持平均成本为11.2元/股。其中,董监高合计增持13万股,其他中层以上干部合计增持203.4万股。
4月9日,成都银行同样公布了一份股东增持计划,然而该计划自披露以来,尚未实际执行。根据公告,成都产业资本集团与成都欣天颐两家成都市国资委实际控制的企业,计划通过集中竞价等方式增持成都银行A股股份,增持价格不高于除权除息后的历史最高价17.59元/股,拟增持比例在0.939%至1.878%。截至7月9日计划期限过半时,因成都银行股价持续超过17.59元/股,两家股东尚未开展任何增持操作。公告指出,股价超限是计划搁置的直接原因,后续将根据市场波动择机实施,但存在因价格持续高企导致计划无法完成的风险。
自增持计划披露至7月9日,成都银行股价延续强势表现,累计涨幅达22.9%。尽管期间出现阶段性回调,但每次调整持续时间均较短,未改变整体上行趋势。
7月10日,华夏银行也发布公告,披露了其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部分总行部门、分行、子公司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骨干自愿增持本行股份计划的最新进展情况。该计划自公布至今已满三个月,实施期限过半,但目前尚未有实际增持动作。
华夏银行在公告中解释称,这主要是受定期报告信息披露窗口期限制以及期间二级市场波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上述增持主体计划自2025年4月11日起的6个月内(即至2025年10月10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使用自有资金合计增持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该计划旨在体现增持主体对华夏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尽管增持计划在时间过半后仍未启动,华夏银行在公告中重申,相关增持主体对银行未来充满信心,并认可其长期投资价值。公告承诺,在增持计划剩余的期限内(即2025年7月11日至10月10日),增持主体将择机实施增持,并确保按时完成总额不低于3000万元的增持目标。
公告同时也提示了风险,指出本次增持计划可能存在因资本市场情况变化或政策因素等导致计划延迟实施甚至无法完全实施的风险。
自支持计划公布以来,华夏银行股价表现同样强势。截至7月10日,近三月累计涨幅达15.3%。
值得注意的是,在4月初,光大银行(601818)、浙商银行(601916)也同样发布了增持计划,但目前尚未公布更多相关信息。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