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8日,东吴证券发布汽车行业研究报告称,看好增程汽车国内市场发展前景。
需求维度:2025年第一季度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总体渗透率维持在5.0%水平,呈现价格带、轿车/SUV渗透率分化。2020-2025年,产品、技术、政策合力推动EREV渗透率持续上行,EREV渗透率经历理想ONE验证可行性的启动前期(2019-2022年第一季度)、理想问界填补产品矩阵的双寡头垄断期(2022年第二季度-2023上半年)、零跑、深蓝。哪吒等拓展市场的下沉涌现期(2023下半年-2024上半年)、L6、M9进一步提升渗透率的规模与高端化并行期(2024下半年至今),我们预计2027年EREV渗透率区间或达到10~15%。价格带维度,EREV渗透率呈现价格带分化,较低价格带EREV渗透率较低,中高价格带EREV渗透率相对较高。2025年第一季度,10-15/ 15-20/ 20-30/ 30-40/ 40万元以上价格带EREV市场渗透率分别达到2%/ 6%/ 12%/ 16%/ 31%,低价格带用户更注重用车成本,EV/PHEV契合度更高;EREV在高价格带则在补能短板补齐(针对EV)、空间布局和智能化维度(针对PHEV)形成优势。车型维度,SUV车型EREV渗透率相对较高,轿车车型EREV渗透率较低。2024年至2025年5月,轿车增程渗透率仅1%左右,SUV增程渗透率维持在8%-14%。SUV在空间、品牌认知、多功能长途场景更具增程匹配度,轿车则在重量、性能、经济性上与增程技术排异。未来认为EREV或于低价格带SUV/高价格带轿车存在渗透率进一步爬坡可能性。
供给维度:品牌维度以理想、鸿蒙智行、零跑、深蓝为主。主流EREV品牌中,理想、问界增程产品谱系以大型/中大型SUV为主,零跑、深蓝则布局下沉价格带中型/中大型SUV+轿车。EREV一般比EVBOM成本更低,主要系电池容量更小,根据我们测算,仅考虑电池和增程器,EREV与EV的BOM成本价差约为10000-40000元。从定价维度看,同系EREV&EV中鸿蒙智行、零跑、深蓝定价价差从0-6万元不等,基本呈现高价格带价差大、低价格带价差较小的规律。从销量维度看,同系EREV&EV中高价格带EREV表现通常好于EV,低价格带EV则通常好于EREV。
展望未来:“大电池”或为下一代趋势。认为下一代30万元级以上增程纯电续航的合适范围或在400km+。未来增程技术仍以油电转化率为出发点,以增程器热效率为提升途径,第三代发动机热效率或达44%+。目前来看,理想REV3.0(未来)热效率43%+、赛力斯超级增程5.0热效率44.8%、小鹏鲲鹏超级电动系统增程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42%(2025下半年上车)、深蓝超级增程2.0热效率44.28%。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