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药:从追赶到领跑,破局之路几何?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汪明琪 1.3w阅读 2025-05-12 19:33
慧博投研报告显示,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迅速,政策支持有力,研发成果显著,但也面临诸多挑战,未来需多举措促发展。

慧博投研近日发布研究报告,对创新药行业进行点评。报告指出中国企业自研创新药数量已位居全球第一,在源头创新方面潜力不断释放,且迈入全球创新药首发第一梯队。

创新药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经严格临床验证首次获批上市的药物,涵盖化学、生物等类型。其产业链上游提供原料和设备,中游负责生产,下游进行销售。发展历程历经起步期、探索期,如今已步入爆发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政策为创新药行业提供了全方位支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创新药,国务院通过相关实施方案,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从研发、审评到支付等多环节给予支持。医保支付向创新药倾斜,如DRG2.0版助力创新药临床应用,2024年医保目录调整以新药为主,创新药谈判成功率超90%。同时,国家积极推动商业医保发展,赋能创新药械。

从产业现状来看,中国企业在创新药研发方面成绩斐然。自主研发创新药数量已位居全球第一,截至2024年12月31日达3575个。源头创新能力增强,2024年自研进入临床的FIC创新药占比超30%。

在全球创新药首发中,中国占比从2015年的4%升至2024年的近38%,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比例也显著提升,从2015年的不到10%增至2024年的42%。并且,创新药商业化价值逐渐释放,2015-2024年,中国核心医院市场规模扩大,创新药市场份额从21%增长至29%,国产创新药市场份额也有所提升。

在研发趋势上,全球和中国创新药研发数量持续增加,靶点多样化,双/多靶点药物研发成为重要方向。中国企业原研的FIC创新药取得突破,在全球排名第二。肿瘤治疗领域创新药数量快速增长,2024年占比达45%。

临床试验方面,中国企业在全球的占比逐年提高,且非肿瘤领域增速较快。创新药获批上市数量也在增长,不过中国在FIC创新药首发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中国创新药注册申报量增长,审评审批速度加快。

商业化方面,中国创新药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在部分领域加速替代仿制药,如抗肿瘤药和免疫调节剂领域。院外市场对创新药销售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部分靶点创新药院外销售占比上升。

创新药出海进程加快,BD模式下License-out交易蓬勃发展,2024年交易数量和金额均创新高。NewCo模式也成为出海新选择,如恒瑞医药借助该模式授权GLP-1产品全球权益。

报告还介绍了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相关公司的发展情况。然而,行业发展也面临挑战,如无序竞争、医保定价难、医院准入难、资本寒冬等。未来,需优化产业环境、构建多元支付体系、突破准入壁垒等,以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注】更多研报请上慧博智能策略终端PC版或慧博投资分析APP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长按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