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度证券公司执业质量评价结果,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与二季度相比,榜单前十名经历了大洗牌——国金证券(600109)、东北证券(000686)、华泰证券(601688)成为得分最高的前三名,部分头部机构如中信证券(600030)、中信建投(601066)、中国银河(601881)则掉出前十行列。更重要的是,在北交所和新三板的赛道中,中小型券商正在实现突围,在前十名中,中小型券商占据六席,除了国金证券和东北证券外,还包括开源证券、浙商证券(601878)、民生证券和东吴证券(601555)。

券商的“立体成绩单”
北交所的券商评价体系,实际上是一张涵盖全业务流程的立体成绩单,其评价体系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基础分、专业质量得分和合规质量扣分。其中,所有券商都拥有100分的基础分,专业质量成为彼此拉开差距的关键,涵盖北交所业务的保荐、发行并购、做市,以及全国股转系统业务的推荐挂牌、发行并购、持续督导和做市等多个维度。而合规质量则是扣分项,来自于该季度内发生的自律监管措施、纪律处分、行政监管和处罚等。
第三季度共有103家机构参评,其中国金证券以138.82分排名第一,东北证券以138.19分紧随其后,华泰证券则以136.63分位居第三。这与二季度排名存在较大的差异,前十名中仅有4家券商保住了前十席位,分别是申万宏源(000166)、开源证券、国泰海通(601211)和华泰证券,国金证券则是从第13名升至第1名,东北证券从第29名升至第2名,浙商证券从第65名升至第6名,民生证券从第97名飙升至第7名。同时,二季度排名第1的申万宏源跌至第8名,排名第2的国投证券跌至第18名,排名第3的东兴证券(601198)更是暴跌至95名。

造成这一变动的重要原因,来自于专业质量得分的差异:三季度得分排行前三的券商,恰好是专业质量得分排名的前三位,其中国金证券以50.82分遥遥领先,远高于第二名东北证券的38.19分,华泰证券、开源证券、平安证券得分也均超30分,展现出强劲的业务实力。而跌出前十的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其专业质量得分仅分别为26.74分和21.16分。
从业务结构来看,北交所做市业务相对更偏向于头部券商,比如中信证券就以4.76分排名第一,而新三板做市业务则偏向于中小券商,东北证券、开源证券均拿到了3分以上的高分。另外,经纪业务普遍由大型券商包揽,而中小型券商则在研究与持续督导业务中活跃度更高。
总之,从排名榜单来看,在北交所和新三板的赛道上,中小券商已获得相对稳定的“席位”和话语权。
中小券商的差异化布局
以国金证券和东北证券为代表的中小券商为何能实现惊人的反超?成为了榜单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而二者的共同点,在于对北交所业务的深度聚焦和差异化布局。
国金证券在北交所的保荐和发行并购业务上表现突出,分别拿到16分和10.38分,另外北交所做市业务也拿到3.02分。同时在全国股转系统推荐挂牌业务上的得分从2.5分上升到10分,突出的专业得分表现使得国金证券在合规扣分最多的情况下仍然排名第一。
从项目来看,国金证券三季度在北交所的项目处于持续推进的状态。8月,国金证券作为保荐机构为上海巴兰仕汽车检测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出具北交所发行保荐书,文件中披露公司已完成内部审核并同意推荐发行上市;另外,其保荐的山东农大肥业科技也收到第二轮问询函,也标志项目进入到关键节点。
东北证券的崛起也同样受益于北交所业务,其在北交所发行并购业务和全国股权系统做市业务上得分最高。从业务特征来看,东北证券的投行业务持续聚焦中小企业,并重点拓展“TMT、化工新材料、先进制造业”三大重点行业链条,其北交所IPO保荐项目在9月连续落地,其中常州三协电机于9月8日上市,发行1800万股,募资1.5894亿元;河北世昌股份9月19日上市,发行1570万股,募资1.7113亿元。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表示:“为避免同质化竞争带来的压力,当前,中小券商正逐渐转向差异化战略发展路径。”另外,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郑志刚指出:“北交所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正为券商带来结构性业务机遇。”
当更多券商加码布局北交所,行业机构的比拼正从业务规模、牌照转向服务特色和深度。对于中小券商而言,差异化布局与行业聚焦成为了突围的关键。
规模与合规的张力
相比之下,部分头部券商却在这一评价中掉队,除了专业质量得分不足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合规扣分较多。合规扣分最多的前五名中,有包括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东方证券和中金公司在内的四家头部券商。其中,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各扣8分,中信证券在北交所保荐业务、全国股转系统业务的推荐挂牌业务各被扣4分;中信建投则在北交所保荐业务被扣8分。
扣分较多反映的是头部券商合规不善的问题,这也与这两家券商近年来的表现相一致。在《财中社》此前的文章《券商前三季度共收126张罚单,中信证券排名第一》中就曾提到,2025年前三季度中,证监会向68家券商机构开出了126张罚单,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分别以5张、4张位居前两名,内容涵盖经纪业务、投行业务以及对分公司、内部人员的管理等。
这些头部券商之所以更容易出现问题,源于其“业务规模”和复杂度所带来的天然高风险。一方面,头部券商业务量巨大,为多家企业提供保荐服务时,任何一个项目只要在尽职调查、信息披露、持续督导环节存在微小疏漏,都可能导致扣分;其二,头部券商层级众多,管理链条较长,各个业务部门、总部与分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不够充分,就会导致合规风险难以识别与把控。
这一评价结果也向券商释放了两大信号,其一,相比于“全面铺摊”的打法,选择优势项目打造有竞争力的赛道更是中小券商突围的有效方法;其二,合规问题对券商的执业质量排名有重要影响,因此只有将全过程的责任链条化,才能不被合规和内控问题拖后腿。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