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2日,小马智行(PONY)发布其2025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小马智行实现营收1.54亿元(2145万美元),同比增长75.9%,环比增长53.5%,这一增长主要是由 Robotaxi 服务以及许可和应用程序的强劲增长推动;同时,小马智行净亏损5330万美元,同比增亏72.5%;非GAAP净亏损4610万美元,同比增亏52.1%。
其中,Robotaxi车费收入同比激增超过300%,推动该业务总收入同比增长158%至1090万元(153万美元),占整体营收比例上升至7.1%。这一增长得益于多方面因素,包括用户覆盖范围的持续扩大、一线城市用户对 Robotaxi需求的攀升,以及运营车辆规模的显著增长等。
但相较于文远知行(WRD)Robotaxi业务二季度营收同比大幅增长836.7%,达4590万元,刷新公司单季收入纪录;对应营收占比提升至36.1%,创2021年以来单季度新高,小马智行二季度Robotaxi营收不足文远知行1/4。
而2025年整个上半年,小马智行实现营收3543万美元,同比增长43.3%;净亏损为9064万美元,同比增亏75.1%。
Robotaxi提速
截至二季度末,小马智行车辆规模已突破500台,成为国内唯一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实现全无人收费运营的服务商,运营总面积超过2000平方公里。
小马智行创始人、CEO彭军表示,“非常有信心在2025年底实现千台Robotaxi目标。”
技术降本成为小马智行Robotaxi收入暴增的核心支撑。与北汽集团、广汽集团(601238)合作生产的第七代Robotaxi车型已实现规模化突破,两个月内量产超过200台,产线完成爬坡、进入稳态生产。据悉,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车型采用100%车规级零部件,自动驾驶套件成本较前代大幅下降70%,设计寿命达10年或60万公里。
同时,Robotaxi的极端工况验证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如在台风“竹节草”带来的暴雨中,小马智行成为上海唯一维持全无人运营的Robotaxi服务商。
小马智行CFO王皓俊透露,通过优化远程运维人车比和降低保险成本,Robotaxi单位经济模型(UE)显著改善,单次服务边际利润持续提升。2025年二季度,小马智行经调整研发费用为3.16亿元人民币,在产线、物料、人员建设上加速第七代Robotaxi生产和商业落地。
用户生态的爆发进一步强化了商业化基础。小马智行在一线城市运营区扩展至机场、高铁枢纽等关键场景,并在广州、深圳上线24小时服务,覆盖深夜出行需求。二季度,小马智行Robotaxi注册用户同比增长136%,动态定价策略激活了通勤需求,一线城市用户复购率提升。在刚结束的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期间,小马智行还为现场参会人员提供了无人驾驶打车服务。
此外,小马智行的全球化布局也在加速推进。4月起,小马智行在韩国首尔江南区的测试升级至7×24小时复杂路况测试;6月,在欧洲卢森堡伦宁根市启动测试并计划扩展至更多地区。海外运营的增长,为小马智行2026年在中东(迪拜)等地实现全无人商业化运营积蓄了经验。
小马智行创始人、CTO楼天城在财报中强调称,公司已具备成熟的“全无人驾驶”和“规模化落地”能力,目标不仅限于千台车辆数字,更聚焦于为Robotaxi产业爆发打好根基。
竞争加剧
尽管商业化进程加速,盈利挑战依然存在。小马智行第二季度毛利润转正至346万美元,毛利率16.1%,但净亏损仍有5330万美元。
亏损扩大的深层原因包括研发费用集中投入量产,第七代车型L4系统200万公里路测的费用;销售管理费用同比增长97.3%至1570万美元,为预建千台车队服务体系加大投入;卡车业务主动收缩,收入降至952万美元,同比下滑9.9%,资源向Robotaxi集中。
与此同时,Robotaxi行业竞争仍然严峻。
此前WAIC 2025上,小马智行与文远知行(WRD)分获上海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示范应用牌照。命运相似的两者,在上海争夺Robotaxi领地的竞争再一次升级。
获批运营牌照的4家联合体企业,分别是百度(09888)智行(含萝卜快跑、大众交通集团)、小马易行(小马智行、锦江出租)、上海赛可出行(含上海强生出租汽车、赛可智能科技)、上海智己(含享道出行、智己汽车)。
百度与滴滴早已构筑双重壁垒。萝卜快跑实现100%全无人运营,日订单突破1.5万单且单车成本压至20万元;滴滴手握70%网约车市场份额,其L4车型将于年底量产。小马智行与文远知行争夺“行业第三”的压力不小。
瑞银报告指出,小马智行与文远知行市值总和不及Waymo 450亿美元的1/6,更不到特斯拉(TSLA)Robotaxi业务3500亿美元估值的3%。其认为以当前估值来看,其成为“中国版Waymo”只有10%-15%的成功概率。
8月14日,小马智行美股盘前涨7.24%,报15.4美元,市值54.72亿美元。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