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蛋白更好?华熙生物炮轰券商“玻尿酸过时论”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汪明琪 1.7w阅读 2025-05-20 18:21
科技的价值在于持续突破,而非短期资本叙事的轮转。

5月17日深夜,华熙生物(688363)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一文,点名西部证券、华泰证券等多家券商研究报告,指责其通过“误导性对比研究”鼓吹“胶原蛋白优于透明质酸(玻尿酸)”,称相关言论是“浮躁资本构建的题材幻象”,并认为此举损害了中国透明质酸产业的市场基础。

2024年财报显示,以华熙生物、爱美客(300896)、昊海生科(688366)为代表的玻尿酸龙头企业集体承压。华熙生物营收同比下滑11.61%至53.71亿元,净利润跌70.59%至1.74亿元;爱美客营收增速降至5.45%,创下新低;昊海生科营收仅微增1.64%。

核心产品增长乏力是主因。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下滑31.62%,爱美客“嗨体”产品增速骤降,昊海生科则受集采政策拖累。

反观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巨子生物(02367)2024年营收增长57%至55.39亿元,净利润达20.62亿元,毛利率高达82.09%;锦波生物(832982)营收增长84.92%至14.43亿元,净利润翻倍至7.32亿元,毛利率超90%。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的185亿元增至2027年的10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2.4%,2026年或超越透明质酸成为医美主流成分。

华熙生物虽加速布局重组胶原蛋白,推出医疗器械级原料及护肤产品,但其三类医疗器械产品仍处临床试验阶段,而锦波生物同类产品已获批上市,巨子生物则因技术审批延迟面临不确定性。与此同时,玻尿酸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与价格战,国内注册品牌数量超70,市场竞争白热化。

此次华熙生物公开驳斥 “玻尿酸过时论”,从侧面反映出面对玻尿酸行业的系统性困境,公司对未来发展的担忧已有所显现。

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公开坦言,公司正经历战略转型阵痛,2024年启动组织架构调整与成本管控,但护肤品业务占比下滑,叠加存货减值压力,短期业绩仍承压。

《财中社》注意到,华熙生物2024年营收、净利润同比双降,其中净利润降幅超70%,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拖累明显,而公司管理费用逆势增长,16名高管薪酬普涨,8人加薪超百万,同时长期股权投资扩张但投资收益亏损,拖累业绩。详细内容参见《财中社》此前的文章:净利润同降超7成,华熙生物8名高管加薪超百万

这场产业升级的终局或将由底层技术突破决定。正如华熙生物在公开信中所言,科技的价值在于持续突破,而非短期资本叙事的轮转。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长按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