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银行半年两任行长蹊跷离场:杨兴旺上市三月火速离场,蒋琳两度折戟监管审批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夏震 2.2w阅读 2025-10-31 19:01
港股上市不足一年,宜宾银行半年内两换行长,杨兴旺上市三月即“功成身退”,蒋琳两度冲击关键岗位,均折戟监管审批。

10月30日,宜宾银行(02596)一则人事公告再度搅动市场神经。

公告显示,46岁的蒋琳女士因个人原因辞去该行代行行长、非执行董事职务,此时距她6月4日获董事会委任为行长人选仅四个多月,尚不足五个月。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行长任职资格尚未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机构核准——这已是蒋琳两年内第二次在监管审批落地前,告别宜宾银行的关键管理岗位。

而这起辞任,距离前任行长杨兴旺在银行上市仅三个月后火速离职,不过半年时间。

这家总资产刚破千亿的港股上市城商行,在短短半年内经历两任行长更迭,叠加业绩波动与资产质量隐忧,其公司治理稳定性与发展前景显得扑朔迷离。

蒋琳:两度折戟监管审批,代行行长匆匆离场

蒋琳与宜宾银行的职业纠葛,早有伏笔。

时间回溯至2023年9月,彼时她被宜宾市人民政府提名为宜宾银行副行长、董事候选人。尽管其非执行董事职务后续获得监管核准,但副行长任职资格始终未能通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审批,最终蒋琳未能实际履职副行长,仅保留党内职位与非执行董事身份,半年后相关提名被免去。

即便有过这样的“插曲”,蒋琳的职业路径仍在2025年向宜宾银行再度倾斜。2025年4月,宜宾市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明确蒋琳拟任市属企业正职,即宜宾银行行长;两个月后的6月4日,宜宾银行董事会审议通过委任议案,正式提名蒋琳为行长,同时建议委任其为执行董事。根据当时的公告安排,在监管核准行长任职资格前,蒋琳代为履行行长职责,代履职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6个月;而其执行董事的选举议案,需待行长任职资格核准后提呈股东大会审议,后续仍需监管机构核准董事任职资格。

这位拥有完整学术履历的“准80后”高管,本被市场寄予厚望。1979年4月出生的蒋琳,先后在四川大学完成国民经济管理本科、国民经济学硕士及政治经济学博士阶段的学习,拿下经济学博士学位。职业生涯起步于重庆市政府研究室,2005年转至成都市委政研室,历任工作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经济处副处长等职,积累了扎实的政策研究与政务工作经验。2012年进入成都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后,她在资本市场处从副处长升任处长,深度参与地方金融监管与资本市场相关工作。

2016年,蒋琳从政府部门跨界进入企业领域,出任天府国际基金小镇董事、总经理及万创投资控股成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开启市场化运营管理生涯。2019年1月,她加入宜宾本土龙头企业五粮液集团,历任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董事等核心职务,期间还曾兼任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以及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董事(主持工作)、党支部书记,宜宾五粮液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四川银行董事等多个职位。

值得注意的是,五粮液集团是宜宾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19.99%,同时也是该行第一大客户,2024年末存款余额占比达15.15%。蒋琳的跨界背景与股东资源关联,曾被视作宜宾银行链接政企资源、深化特色业务的重要优势。然而,两次提名关键管理岗位、两次均在监管审批未落地前离职,这一罕见职业轨迹让市场对背后深层原因充满猜测。

杨兴旺:34年深耕敲钟“功成”,上市三月卸任“身退”

蒋琳的蹊跷离场,并非宜宾银行近期人事动荡的孤例。半年前,前任行长杨兴旺在银行上市仅三个月后的火速卸任,已为这场治理迷局埋下伏笔。

2025年1月13日,宜宾银行历经三次递表后成功登陆港股,打破了近三年银行上市的空窗期,而亲手推动这一关键进程的核心人物,正是时任行长杨兴旺。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银行上市满三个月的2025年4月8日,1974年出生的杨兴旺便因“个人身体原因”辞去所有职务,包括执行董事、行长、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主席、战略与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委员及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委员,相关辞任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作为深耕宜宾银行34年的“元老级”人物,杨兴旺的职业生涯几乎与该行的发展历程深度绑定。1991年7月,他加入宜宾银行的前身宜宾市城市信用社,从最基础的出纳岗位起步,历任会计、信贷员、主办会计、分社负责人等职;后调任宜宾市珙县农村信用社大观楼社副经理、工会主席,随后重返宜宾市城市信用社任大顺社副经理。2006年12月,杨兴旺出任大顺支行行长;2009年8月调任隆昌兴隆村镇银行(内江兴隆村镇银行前身)行长、董事;2010年12月升任宜宾银行内江分行行长兼内江兴隆村镇银行副董事长;2011年1月进入总行管理层,任党委委员、内江分行行长;2012年7月调任业务部总经理;2014年6月升任副行长;2020年10月开始代行行长职责;2021年12月正式获批任行长,并兼任多项董事会核心职务。

在长达34年的任职生涯中,杨兴旺全程参与了宜宾银行从城市信用社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改制转型,更主导了银行港股上市的攻坚进程,助力该行成为“服务白酒产业链的特色银行”。然而,这位功勋高管在上市功成之际突然离场,且宜宾银行董事会在公告中罕见地未按惯例对其多年贡献表示致谢,仅确认辞呈并宣布由时任董事长薛峰继续领导银行运营,确保过渡平稳,这一细节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疑惑。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杨兴旺任内,宜宾银行的业绩与资产质量正经历显著波动。

财务数据显示,上市前的2022年和2023年,该行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5.2%和16.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更是高达24.17%和7.03%,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但2024年业绩骤然承压,营业收入仅微增0.5%,归母净利润增速虽仍有9.06%,但较前期已大幅放缓,增长动能明显衰减。

资产质量方面的隐忧更为突出。截至2024年末,宜宾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68%,较2023年末微降0.08个百分点,看似有所改善;但逾期90天及以上贷款占比从2023年末的1.3%攀升至1.6%,不良贷款偏移率(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的比值)更是从2023年的73.9%激增至95.2%,接近全额认定的临界点。这一指标的显著恶化,意味着该行或通过调整不良贷款认定标准美化数据,其真实资产质量状况更加令人担忧。

郭华:建行系历练十六载,接棒代行宜银行长

在两任行长相继离场、市场疑虑丛生之际,宜宾银行于10月30日同步抛出人事补位方案,试图稳定局面——董事会审议通过两项关键委任议案,一是委任郭华先生为行长,同时建议委任其为执行董事;二是建议委任刘科麟先生为非执行董事。

根据公告披露的履历,53岁的郭华先生拥有扎实的专业背景与深厚的行业积淀:他于2003年7月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获本科学历;更兼具十六载深耕四川金融行业的从业经历,银行业实操与管理经验尤为深厚。

其职业轨迹清晰且聚焦:2009年12月至2016年1月,先后担任中国建设银行巴中支行副行长、党支部委员、党总支委员,巴中分行副行长、党委委员;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任中国建设银行达州分行副行长、党委委员;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出任中国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个人金融部副总经理;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任中国建设银行攀枝花分行副行长、党委委员;2019年5月至2022年4月,历任中国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公司业务部(集团客户部)副总经理;2022年4月至2022年6月任四川银行攀枝花分行党委副书记;2022年6月至2024年4月任四川银行攀枝花分行党委副书记、行长;2024年4月至2025年10月任四川银行攀枝花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值得注意的是,郭华的任职仍需履行多重监管与公司治理程序。其行长任职资格尚需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在核准前,董事会同意由其代行行长职责,代履职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监管规定时间;其执行董事的选举议案,需待行长任职资格核准后提呈股东大会审议,经股东大会通过后,董事任职资格仍需报监管机构核准。郭华将与宜宾银行订立董事服务合约,任期与第四屆董事会一致,自监管机构核准任职资格之日起至第四屆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

对于这家经历短期人事频繁变动的千亿城商行而言,郭华能否顺利通过监管核准、快速适应新角色并稳定经营局面,无疑将成为市场后续关注的焦点。而接连两任行长在关键节点的蹊跷离场,以及业绩与资产质量背后的潜在风险,仍需宜宾银行以更透明的信息披露回应市场关切。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长按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