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6日,在线教育公司高途(GOTU)发布第二季度财报。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实现营收13.9亿元,同比增长37.6%;归母净亏损9200万元;现金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36.2%;经营净现金流入5.9亿元,同比提升超2亿元;公司现金及等价物、短期投资等总计38.2亿元,若剔除回购影响,现金储备同比增加1.4亿元。
这一增长源于AI技术的深度赋能。公司于2025年提出"All with AI"战略,将传统"双师模式"升级为"名师主讲+二讲服务+AI伴学"的三师模式。
AI技术承担作业批改、学情分析等环节,使研发与管理费用占收入比重同比下降8个百分点。素质教育业务连续5季度三位数增长,截至8月5日,高中业务助力267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巩固了其在K12领域的品牌壁垒。
屡遭做空
高途的亮眼数据背后,仍难摆脱更名前"跟谁学"时代的阴影。
2020-2021年,公司曾遭灰熊、香橼、浑水、天蝎创投四家机构轮番做空。
2020年2月-2021年4月,灰熊三度指控其通过关联公司转移成本、虚构用户数据;2020年4月,香橼资本发布做空报告称跟谁学虚构70%营收;浑水则指出其70%用户为机器人,同一秒内有超千名用户异常涌入课程;2020年5月,天蝎创投指出其当时38.99美元股价虚高,预估实际价值仅4-6美元。
尽管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于2022年终止调查且未认定违规,但市场对其数据真实性的疑虑始终未散。
2021年4月,"跟谁学"更名为高途集团,公司解释称,一方面因高途课堂已贡献近90%营收,原品牌已无法代表业务结构;另一方面,公司希望通过品牌重塑摆脱“被做空标签”,以全新形象重建市场信任。
同时,公司开始摆脱对K12业务的单一依赖,开拓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新赛道。
投诉激增
然而,2023年起,高途营销投入激增的同时,也伴随着用户投诉的大增。
销售费用上,高途从2023年的15.01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29.64亿元,同比增加近1倍,营收则仅从2023年的29.61亿元同比增长53.8%,至2024年45.54亿元,显示高途投入产出比的下滑。
投入同比增速高于营收增长,也让高途亏损进一步扩大,2024年净亏损10.49亿元,而2023年同期亏损额仅为730万元。
2025年3月,高途转向明星营销。在社交媒体上,明星吴彦祖用一口流利的英文传递知识,为“吴彦祖带你学口语”的相关课程做营销,打开账号简介,则显示为高途、雅识/GRACE LORE、ZUHAUS联名课程品牌主理人。该账号店铺置顶课程的介绍为,“高途·吴彦祖带你学口语,搞定35大情景口语主题”,课程到手价398元。
但该课程被消费者吐槽"含祖量不足5分钟",退款争议频发。
与此同时,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截至8月27日,涉及"高途"关键搜索词的投诉达7797条。典型案例包括但不限于承诺未兑现、扣费不透明以及压缩课时等。
例如,有消费者投诉称,高途课堂其打着名师授课、双师辅导以及学员显著提高的旗号,多次电话微信骚扰续费。但经过课程的培训,发现老师根本没有针对地方考勤,且教学质量一般,存在频繁更换辅导老师、课后服务不到位和相关人员推卸责任的问题。
消费保平台上,高途诱导消费、虚假宣传、退费规则不透明等投诉内容同样突出。
此外,2025年3月,高途还发生员工猝死案件。郑州高途课程顾问李某某(化名)被发现在出租屋猝死。家属称其"24小时待命",郑州员工透露,高途日常工作时间为下午1点至凌晨2点,周中单休日仍被要求加班。尽管公司通报称"已妥善处理并慰问家属",但劳动监察部门对其"是否过度加班"未作定性。
值得玩味的是,高途创始人陈向东早在2020年便倡导"拼命工作"文化。同时,2025二季报强调"组织效能提升"使亏损收窄,non-GAAP口径下,净亏损同比下降50.5%。业绩增长与员工负荷的平衡问题亟待解决。
高途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介于15.58亿-15.78亿元,同比增速降至28.9%-30.6%,显著低于第二季度的37.6%。
8月26日美股收盘,高途报3.64美元,跌3.7%,市值8.87亿美元。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