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enta:创业九年,上市何夕?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余伟 5.0w阅读 2025-05-28 18:25
这背后可能预示着Momenta的商业化落地不及同行。除了小马文远两家已经有无人驾驶出租车部署在中国和海外市场外,地平线则是在智能驾驶车型定点总数上远超Momenta。

“珠水烟波接海长,春潮微带落霞光。"

5月23日,Momenta智行中国携辅助驾驶探寻广州的别样风情。此前的5月20日,冰天雪地,车不滑稳稳刹;5月8日,桥底迷宫,全面掌控……看得出,Momenta希望借助不同场景下的辅助驾驶应用,呈现公司的技术能力。

同样,作为创业9年尚未上市的公司,Momenta亦通过各种与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协议,凸显其商业应用前景。

而自2024年7月传出IPO(首次公开募股)消息,5年融资87亿元的智驾独角兽,预计将在2024年度末或2025年上半年在美国完成上市。

但遗憾的是,Momenta既未能搭上地平线机器人(09660)、小马智行(PONY)、文远知行(WRD)等首批智驾上市公司机会;2025年上半年马上结束,也依然未传出敲钟日程。

朋友遍天下,IPO独落后

5月3日,Momenta官宣与优步(UBER)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将自动驾驶车辆引入Uber平台,在美国和中国之外的国际市场提供服务,首批合作车辆预计在2026年初投放欧洲。

这是这家自动驾驶公司最近的高光时刻,在这之前,Momenta在4月的上海车展期间,与通用别克、一汽丰田、本田中国、凯迪拉克、上汽奥迪、智己六大品牌宣布进一步战略合作“秀肌肉”:累计合作量产车型超130款。

作为业内与地平线、大疆车载、华为被共同称为智能驾驶领域“地大华魔”的一员,Momenta于2020年与丰田达成战略合作,双方组建了联合研发团队,从算法开发到测试验证全流程协同,合作长达五年。

而Momenta的另一大客户上汽集团(600104),作为Momenta第一大外部投资机构,2018年便与Momenta合作预研记忆泊车项目,成为Momenta的大客户。2020年,上汽智己品牌成立,智己成为了Momenta的首个整车智能辅助驾驶方案用户。

然而成立近十年,Momenta的上市进程却落后于同一批成立的自动驾驶公司。

大约一年前,2024年6月,证监会网站显示,Momenta Global Limited(梦腾智驾环球有限公司)通过境内运营实体魔门塔(苏州)科技有限公司(Momenta)提交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材料,获证监会收悉。Momenta拟发行不超过6335.29万股普通股,并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或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这也坐实了Momenta在美股IPO的传闻。

Momenta成立于2016年。公开资料显示,创始人兼CEO曹旭东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专业,2008年加入微软(MSFT)亚洲研究院计算机视觉组,2013年投身商汤(00020)担任执行研发总监。2016年,30岁的曹旭东从商汤出走,创立了Momenta。

自动驾驶投资热潮催生了许多如今知名的初创公司,小马智行、地平线、黑芝麻智能(02533)均成立2016年前后。

备受资本追捧的Momenta,成立数月即获得来自蓝湖资本领投、创新工场和真格基金跟投的天使轮融资。此后两年内,获得来自顺为资本、蔚来资本、腾讯(00700)等的共计超过2亿美元融资。截至2018年10月,Momenta估值达到10亿美元,是当时国内自动驾驶行业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

但在2019年,自动驾驶行业迎来寒冬,行业普遍共识是全栈式自动驾驶技术很难实现,几乎没有公司具备真正匹配的技术实力,Uber曾预测2020年左右,汽车将不再需要人类安全驾驶员,随即被“打脸”。

短期内无法实现盈利,又需要持续投入重金,投资人开始变得谨慎。Momenta也连续两年没有得到融资,2018年后半年,Momenta根据2019年预算砍掉60%的项目,并将办公重点迁往苏州。之后,曹旭东称“做了最关键的事“,提出“一个飞轮两条腿”的战略。

“两条腿”先迈哪条“腿”

这也是Momenta一直以来宣传中强调的重点——依靠所谓首创的“数据飞轮”,智能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Robotaxi“两条腿“相互协同。

“一个飞轮两条腿”指的是,要实现可规模化的自动驾驶,要积累至少1000亿公里的数据,智能辅助驾驶输出源源不断的数据流,自动驾驶Robotaxi能够反馈给量产产品技术流。数据和技术两者之间形成高效闭环,最终实现完全无人驾驶。

随着Momenta的量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Mpilot与上汽和丰田两大客户达成战略合作,也使得Momenta在2021年完成两笔C轮融资,合计获得超10亿美元,投资机构中包含丰田、上汽、博世、淡马锡、IDG资本、云峰资本、奔驰、通用集团等知名投资机构和厂商。

尽管备受资本热捧,但与其相同时间创立的同行相比,Momenta的上市却迟迟未见进展。2024年一年时间,黑芝麻智能、地平线在港交所主板完成挂牌上市,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则在美国纳斯达克完成上市。

这背后可能预示着Momenta的商业化落地速度不及同行。除了小马、文远两家Robotaxi公司已经有无人驾驶出租车部署在中国和海外市场外,地平线则是在智能驾驶车型定点总数上远超Momenta。

根据地平线2024年财报,截至2024年底,地平线解决方案累计交付约770万套,国内排名第一;全年定点超100款车型,累计定点超310款车型。(详见财中社《高调的余凯,“卑微”的地平线》

而Momenta在4月上海车展期间公布其数据,累计合作量产车型超130款,成功交付的量产车型数截至2024年只有26款,也没有关于具体交付量产车型数量的信息。无法判断自动驾驶解决方案Mpilot是否已经大规模上路,实现了量产数据的大规模回流。

在另一条“腿”Robotaxi方面,尽管Momenta最早于2021年就与上汽的享道出行达成战略合作,在上海开通运营Robotaxi;2022年,享道Robotaxi运营车队整体规模达60台,单车日订单量约为20单。但此后,Robotaxi进展便未再有更新。

而另外两家专注于Robotaxi的企业中,小马智行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开展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文远知行则在国内的8个城市运营,并将业务扩展至10个国家/市场的30个城市,包括阿布扎比、苏黎世等地区。

5月12日,Momenta再度发布消息称,Robotaxi车队与上汽旗下的享道出行完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全球首个基于前装量产的Robotaxi车队,并率先于上海启动运营。首批车端无人的Robotaxi预计在2025年底进入试运营。

相比小马智行截至2024年11月有约250辆Robotaxi车队规模、文远知行约400辆,Momenta则要等到2026年,车队规模才将达到“数百台”。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与Momenta签订战略合作的Uber,转手就1亿美元真金白银入股文远知行。而在Robotaxi部署上,百度(BIDU)旗下萝卜快跑截至2025年一季度已提供服务1100万单;结合L4自动驾驶软硬件能力与慧桔港智能运营体系,出行巨头滴滴旗下滴滴自动驾驶已在北京、广州和上海示范区域内混合派单,连续安全运营超过1700天。(详见财中社《广汽、滴滴自动驾驶联手打造,前装量产L4车型亮相》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长按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