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电机赴港上市遭遇专利狙击,盈利高增长未获营收支撑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曾智 7792阅读 2025-09-26 16:36
大洋电机净利高增长主要依赖于计提减值变少、投资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费用减少等因素,没有营收支撑的高增长难有持续性。

大洋电机(002249)于2025年9月22日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了H股发行上市申请,此次IPO由华泰国际和花旗担任联席保荐人。若上市成功,这家已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将形成“A+H”的双资本市场格局。9月26日收盘,大洋电机股价报11.64元/股,总市值284亿元。

大洋电机成立于2000年,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2016年收购上海电驱动,是一家高效电机及电驱动系统供应商,产品涵盖建筑及家居电器电机、起动机和发电机,以及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及关键零部件。

专利诉讼缠身,如何应对全球巨头夹击?

根据招股书披露,大洋电机目前面临与尼得科电机有限公司(下称“尼得科”)的专利侵权诉讼,涉及四项核心专利,案件由美国法院审理,尼得科指控大洋电机部分产品侵犯其专利权,目前案件处于证据提交阶段,尚未确定具体开庭日期。

尽管大洋电机认为败诉风险较低,且强调其技术路径与涉诉专利存在差异,但诉讼结果的不确定性仍对其海外市场布局及港股上市进程构成潜在压力。公司表示已采取法律应对措施,并通过专利布局和技术创新强化自身知识产权壁垒,以降低诉讼对业务的实质性影响。

此次诉讼纠纷反映了全球电机行业在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中的激烈博弈,纠纷背后是全球电机市场的激烈竞争。

创立于1973年的尼得科,是全球领先的电机及驱动系统制造商,总部位于日本京都,由永守重信创立。尼得科已在40余国布局300余家分支机构,而大洋电机的海外拓展显然触动了竞争对手的利益。

大洋电机2025年中报披露称,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子公司及生产基地,包括美国、墨西哥、英国、越南、印度、泰国、摩洛哥(生产基地投建中)等国家,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因此,两者直接在全球范围内构成竞争关系。相比全球性巨头,大洋电机优势并不明显。

国际巨头中,尼得科、德国博世与采埃孚凭借百年技术积淀及全球化布局占据主导地位。尼得科2024年全球营收达2万亿日元,其新能源汽车三合一电驱系统与机器人电机的全球市场份额均占15%;博世每年投入超百亿元用于研发,与特斯拉、宝马等车企深度绑定。

相比较而言,大洋电机2024年营收和研发投入分别为121.13亿元、5.88亿元。

国产阵营里的对手实力也不容小觑。比亚迪(002594)依靠垂直整合模式,在新能源汽车电机市场的占有率突破30%,卧龙电驱(600580)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工业电机市场,汇川技术(300124)则依托伺服电机技术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快速渗透。

大洋电机面临“双面夹击”的竞争态势,未来能否在巨头环伺的格局下杀出重围,值得关注。

营收增长缓慢,财务质量遭监管关注

竞争态势并不好的大洋电机,近年来营收增长持续承压,负增长与个位数增长成为常态。

数据显示,2017年营收达到86.05亿元后,公司2018年微增0.4%至86.38亿元,随即陷入下滑通道——2019年降至81.46亿元(同比- 5.7%),2020年再跌至77.76亿元(同比- 4.5%);2021年公司营收虽回升至100.17亿元,但此后增速再度放缓:2022年增长9.1%至109.3亿元,2023年仅增3.3%至112.88亿元,2024年维持7.31%的个位数增长。

然而,在营收连续三年个位数增长的2022-2024年期间,公司净利润却连续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期间同比增速分别为70.57%、47.57%、40.82%,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28.5%、75.73%、48.12%。

净利润增幅超过营收增速靠的是什么呢?《财中社》注意到,2022-2024年期间,大洋电机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从3.83亿元减少至1.24亿元,投资收益从3670万元增加至1.37亿元,利息收入从3977万元增加至1.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投资收益增加主要是由非联营合营部分贡献。

上面三项科目变动增加利润额4.3亿元,而期间内的净利润增加额为4.61亿元。可见,如果没有这三个与主业关联性不大的科目贡献,公司净利润增幅难以超过营收增幅。

2025年以来的情况也是如此。上半年营收增长7.66%,而净利润却增长34.41%,这主要依赖于销售费用从1.94亿元降至1.29亿元、投资收益从4775万元增加至927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9万元增加至8911万元。

总结下来,大洋电机净利润高增长主要依赖于与主业关联性不大的科目贡献,而这种没有营收支撑的高增长,将难有持续性。

此外,大洋电机的财务数据质量也引来监管部门关注。

2025年 8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向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及签字注册会计师韩雁光、潘平平出具监管函,因其在大洋电机2023年度财报审计中存多项违规。

据查,违规行为包括:风险评估与内部控制测试(穿行测试等)执行不到位;收入、存货跌价准备等审计及“收入确认”“商誉减值”关键审计事项应对程序不到位;函证、审计抽样等程序执行不当且未跟进IT专家发现差异,同时项目组及质控复核不到位。

这一事件虽直接责任方为会计师事务所,但间接引发市场对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质量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注。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长按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