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治“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迟恩雅 3.7w阅读 2025-08-08 17:18
问题在于,华为已有“五界”在手,还有与广汽合作的华望,纵然零跑有意华为HI模式,甚至更进一步主动将“灵魂”拱手奉上,但并不缺乏排队求购者的华为,能将零跑排在哪个优先级,应该是双方合作能否谈下去的关键。

即便7月销量突破5万辆,零跑汽车(09863,以下简称“零跑”)的智驾短板,已愈成为进一步高增长的“跛足”。

在宣布D系列车型将于2026年量产后,零跑汽车发布了“智驾巅峰战队”的专场招聘信息,招聘岗位涵盖端到端模型、大数据训练、智能座舱以及具身机器人等方面。

无独有偶,“零跑接洽华为”的信息日前持续发酵。多位博主在社交平台爆料称,零跑正在与华为商谈引入华为智驾,合作模式或为HI模式,即智能驾驶+鸿蒙座舱,这也是当下阿维塔、东风岚图、一汽奥迪等众多品牌普遍选择的模式。

组建巅峰战队以及与华为接洽,都与D系列车型有着密切关系。作为酝酿已久的“高端”系列,零跑目前的智驾水平已经难以托举D系列大卖。因此,如何在新品量产前解决这一“桎梏”,将成为零跑盈利并带领公司迈上新台阶的下一步关键。

不想继续“平替”

“摸着理想过河”的零跑,已经凭借极致的性价比在新势力企业中杀出了一条无可复制的“血路”。

2024年,凭借着对理想汽车(02015)产品以及增程式路线的“复刻”,加之零跑独有的全栈自研与成本控制能力,高配低价令零跑异军突起,成为新势力车企“黑马”。2025年,零跑增势一路走强,随着B系列首款车型B01上市,销量续创新高,成了真正的“理想平替”超越理想。

最新数据显示,零跑7月全系交付50129辆,同比增长超126%,连续5个月位居新势力销量榜冠军宝座。2025年1-7月,零跑共交付新车271793辆,同比增长149.8%。耀眼的销量证明了零跑的“性价比”能力,但较低毛利率也让零跑不再甘心继续做“理想平替”跑量。

“零跑高管回应半价理想”日前冲上热搜。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称,零跑即将推出的D系列车型,将是品牌首次冲击30万元价格区段的旗舰产品,这款车不会是外界所猜测的“半价理想”。

同日,零跑董事长朱江明也表示,电动车作为电子产品,向40万、50万元售价区间冲击,具备一定的难度。但零跑D系列可能是一个新物种,有不少黑科技,并用上了业内供应商最好的零部件。

在此前之前的B01发布会上,过去并不避讳以“半价理想”为标签的朱江明,也开始将车型标签向“半价Model 3”引导。频繁的对标和强调背后,不难看出零跑想要打破“半价理想”标签桎梏的心思。尤其对于定位更高的D系列来说,如果继续与“半价理想”标签捆绑,将不利于其冲击高端市场。

不过,对于目前的零跑而言,想要让消费者接受30万元以上的车型,仍面临极大挑战。从已有路径来看,无论是特斯拉(TSLA)还是蔚来(09866)、理想等新势力,都是选择先推出高端产品为品牌定调,再推出主流产品谋取销量。而零跑汽车想要自下而上突破,以现有的技术储备恐怕远远不够。

在最为重要的智驾系统方面,零跑的智驾几乎处于新势力底部。如果说10万-20万元区间,零跑在性价比的“甜头”下,不突出的智驾水平或许尚有一战之力,但想要闯入更高端市场,这一缺口将极大压低零跑冲高的可能。毕竟,30万元级别的打法,与20万元以下的打法完全不同。

而这一点,华为有经验得多。

有业内人士认为,或许冰箱彩电大沙发加上华为的智驾、智能座舱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零跑的D系列还能踩着理想向上。毕竟,如今理想i8已经被乐道L90接连暴击,问界M8六座版也即将上市,等到定位于全尺寸SUV的D系列入局,这一市场势必更加“腥风血雨”。

自研难引“华”亦难

如同2024年的理想一样,零跑认识到智驾技术的紧迫性也晚了一拍。

当华为ADS已经进化至4.0版本,小鹏(09868)XNGP+双Orin-X芯片(算力508TOPS)已具备了“L3级自动驾驶”潜力,零跑的智驾仍停留在L2+水平。在无图领航已经成为主流车型“标配”的当下,零跑几乎可以说已经落至队尾。

朱江明也坦言,目前零跑在智驾层面跟友商们存在差距,大概差6-12个月的工程研发时间。

按照零跑的规划,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城市快速路及高架NAP(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的全国覆盖,覆盖车型包括零跑C10、C11和C16三款车型,均搭载激光雷达。此外,零跑汽车还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城区高阶智驾功能,并通过免费OTA升级的方式推送给用户。

最新消息显示,8月6日,零跑汽车开始陆续为2024款C11/C01推送OTA,新增功能地图、离车供电模式、分屏等7大项功能,针对蓝牙钥匙、零动空间、高速领航辅助等10项+体验进行优化。但从不少车主反映来看,对零跑OTA已经不抱希望,更甚至称其是“反向升级”。

零跑OTA升级引起的争议近两年不断出现。4月,数百名零跑车主就因OTA“反向升级”引起了一波维权潮。车主们反映,零跑OTA升级后车辆性能降低、异响多、自动泊车和泊出功能存在设计缺陷、新旧车型OTA区别对待、新旧车型智驾系统区别对待等多达数十项问题。

即便采用了不错的硬件,但无论是软件、算法,还是团队“战斗能力”均远落后于时代,零跑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实现稳步追赶。

而智驾的追赶绝非易事。从资金层面来说,产投比是大多数车企难以平衡的问题。更为严峻的是,市场更迭的速度,并没有留给追赶者太多时间。因此,包括奇瑞、长安(000625)、广汽(601238)、奥迪、宝马、丰田等品牌在内,均在自研尝试后重新调整战略地位,选择开放协同。即便是率先喊出“全民智驾”口号的比亚迪(002594),也不再强调纯自研,而是采用了自研+合作双线并行。

在诸多受访中,“投入产出比”一直挂在朱江明的嘴边,这也让零跑中断了一些热门的自研项目,比如芯片。朱江明曾表示芯片自研已经暂停,理由是目前智驾芯片的工艺要求越来越高,迭代速度越来越快,由于零跑的规模有限,芯片用量不够大,自研芯片的投资回报率实在很低。

而智驾的投入只会更多。2019-2023年,五年间零跑汽车累计研发支出仅47亿元,2024年研发投入23.7亿元,但72%资金用于旧平台兼容性改造,仅有28%投入新架构研发。而2024年,理想为了加码智驾技术,全年研发费用高达111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人工智能相关支出占比显著提升。人才储备方面,零跑现有500人的智驾团队与华为、比亚迪、理想多达数千人的团队相比也所差甚远。

以营收规模和零跑(100.2亿元)同一量级的蔚来(120.35亿元)和小鹏(158.1亿元)来看,假如后两者的研发投入降到零跑的水平,那么2025年一季度蔚来和小鹏的毛利率将超过20%,超出零跑的14.9%一截。

因此,“与华为洽谈”消息传出后,不少业内人士均认为这是“轻资产”零跑的明智选择。利润空间已经压缩到极致,零跑选择“技术烧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组建智驾“巅峰战队”也或许只是说明零跑并没有放弃现有车型,毕竟现有的技术实在拖后腿。而未来,“没有智驾能力就没有参与未来竞争的入场券”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但问题在于,华为已有“五界”在手,还有与广汽合作的华望,纵然零跑有意华为HI模式,甚至更进一步主动将“灵魂”拱手奉上,但并不缺乏排队求购者的华为,能将零跑排在哪个优先级,应该是双方合作能否谈下去的关键。

朱江明托出的此番情意,大概率怕是“落花有意”了。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长按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