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市场情绪持续回暖,基金发行再现升温迹象。无论是新发产品数量还是募集份额均较前期显著提升,发行周期也明显缩短,显示资金入市意愿增强。业内人士认为,新基金发行的火热不仅反映出投资者信心修复,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权益市场提供了增量资金支撑,形成“发行热、资金进、市场强”的正向循环。
10月20日至24日,公募基金发行迎来阶段性高峰,共有30只产品开启首发,其中指数产品及主动权益产品占据绝对多数。仅10月20日当天,就有26只基金同步发行,成为近期基金发行的“高光时刻”。从产品结构来看,ETF及ETF联接基金依旧是主力,当天亮相的产品包括平安中证通用航空主题ETF、天弘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嘉实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ETF、招商创业板人工智能ETF、汇添富创业板ETF、南方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南方恒生科技ETF(QDII)、鹏华国证机器人产业ETF发起式联接基金等。
主动权益类产品同样表现活跃,共有7只基金于10月20日首发,包括申万菱信宁通六个月持有期混合、圆信永丰新材料混合型发起式、鹏扬港股通精选混合、富国智悦稳健90天持有期混合型FOF、汇添富价值驱动混合、易方达产业优选混合、嘉实成长共享混合。其中,汇添富、易方达、嘉实旗下新基金均采用浮动费率机制,成为近期发行中的新趋势。此外,本周还有多只基金相继亮相,10月22日首发的国投瑞银上证综合指数增强型基金与银华创业板综合ETF联接基金,10月23日首发的中信保诚消费机遇混合型发起式与华泰柏瑞盈泰稳健3个月持有期混合FOF,进一步推高市场热度。
在发行升温的同时,基金募集期限普遍缩短,不少产品仅设置一周认购期。10月20日开启认购的平安中证通用航空主题ETF、南方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鹏华国证机器人产业ETF发起式联接基金等,均定于10月24日结束募集,还有多只基金计划在10月31日前完成认购,显示资金入场节奏明显加快。根据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数据,自2024年9月至2025年9月,新基金发行平均认购天数持续下降。9月发行的部分产品如第二批科创债ETF与招商均衡优选混合,仅用1天就完成募集,另有44只基金在5天内完成认购。整体来看,9月完成募集的公募基金平均认购天数为13.71天,较2024年同期明显缩短。
数据显示,2024年9月以来新基金发行数量持续增长。2024年9月新发基金66只,至2025年9月增至151只,其中股票型基金77只、混合型基金25只,发行数量创近年新高。募集规模亦显著放大。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统计显示,2025年9月公募基金总募集规模达1521亿元,环比增长26.99%,同比大增90.62%。其中,指数基金募集1079亿元,占比超过七成,混合基金、债券基金分别募集228.9亿元和127.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指数增强基金成为发行亮点。近一年以来,该类基金募集规模从2024年10月的20.06亿元上升至2025年9月的185.6亿元,增幅接近九倍,反映出投资者在追求进攻与防守兼备策略下的配置倾向。业内人士指出,新基金发行的升温不仅源于市场估值修复与权益行情回暖,也与基金公司积极布局主题赛道、推出创新产品有关。在资金回流、公募创新与投资信心重塑的共同作用下,基金发行市场有望延续活跃态势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