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改革再落一子:业绩比较基准规则将出征求意见稿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高尚 2.2w阅读 2025-10-22 18:42
目前已有多家大型基金管理人上报拟纳入“业绩比较基准库”的指数,类型涵盖宽基、行业及风格等多个维度。

10月22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将于近日发布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规则征求意见稿。作为《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提出的重要细则,该规则被视为落实新“国九条”精神、完善公募基金业绩评价体系的关键一步。

报道称,目前已有多家大型基金管理人上报拟纳入“业绩比较基准库”的指数,类型涵盖宽基、行业及风格等多个维度。监管部门对实际纳入数量持谨慎态度,将根据成熟度和代表性确定首批目录,供基金公司依据产品特性选用。

今年5月7日,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要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明确基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设定、修改、披露、持续评估及纠偏机制。文件指出,业绩比较基准应在产品定位、投资策略、风格表征和业绩衡量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防止基金风格漂移与定位模糊。

根据报道,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一旦选定,将具备约束力,未经程序不得随意变更。未来基金经理的绩效考核、薪酬激励以及行业奖项评选,将更注重其相对基准的超额收益表现。业内认为,这将促使公募行业更加重视长期业绩与稳定风格。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0月22日,今年共有136只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调整了业绩比较基准,其中主动权益类基金达69只,较去年同期增长逾九成。多数调整产品成立于2015年至2021年间,原多采用中证800等宽基指数,调整后改为新能源、消费、红利低波等更契合投资方向的细分指数。

业内人士指出,过去部分基金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与实际投资组合存在偏离,削弱了投资者对基金表现的判断。伴随市场结构变化和投资理念成熟,业绩比较基准的科学化与透明化成为行业共识。今年以来,多家基金公司主动自查、自改,为统一规则的实施提前铺路。

据了解,监管部门近期已就首批纳入“基准库”的指数向部分基金公司征求意见。考虑到集中调整可能带来操作成本和市场扰动,相关名单仍在讨论中。按照既定部署,公募基金改革将在三年左右时间内完成主要制度建设,相关细则将遵循“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的原则,结合行业实际分步实施。

从年内改革节奏看,公募行业制度建设正由费率机制改革延伸至业绩评价体系。浮动费率试点、费率结构优化等举措落地后,业绩比较基准规则的推出,将进一步提升基金产品定位和业绩披露的规范性,也为投资者提供更清晰的比较参照。

随着征求意见稿即将发布,基金产品业绩对照标准有望实现制度化统一。未来基金经理超越基准的能力、基金产品的收益结构及风险特征,将在统一框架下被更客观地呈现,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正逐步完善。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长按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