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以来,人民法院公告网近日密集更新了一组来自蚌埠市蚌山区人民法院的公告,信达证券(601059)蚌埠龙腾路证券营业部(原蚌埠淮河路证券营业部)(下称“信达证券蚌埠营业部”)因多起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被推至台前。公告显示,法院先是向营业部从业人员周洪涛公告送达多起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的判决书,随后因信达证券蚌埠营业部提交上诉,法院再度向其公告送达上诉状副本及二审材料。
这些案件可追溯至2014-2015年期间,当时该营业部违反投资者适当性要求,违规销售多支金融产品。如今,这些长达十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再次浮出水面。
十年违规旧案再现
蚌山区法院的系列公告揭示了信达证券蚌埠营业部正面临多起委托理财合同纠纷,这些案件均与2014-2015年期间的违规销售金融产品行为直接相关。根据信达证券于上交所披露的债券募集说明书,信达证券蚌埠营业部在2014-2015年期间违反投资者适当性、违规销售多支金融产品、对员工执业行为约束不足,被安徽证监局作出责令改正并记入诚信档案的行政监管措施。
而根据法院公告,这些案件最初由客户提起,要求营业部对其投资损失承担责任。在初审判决后,信达证券蚌埠营业部选择上诉,希望推翻或改变一审判决结果。从历史判例来看,信达证券可能面临不利判决。在类似的魏某某诉周某涛、蚌埠营业部、信达证券合同纠纷案中,作为被告的周洪涛也曾希望通过上诉推翻原一审判决结果,最终仍被驳回并要求归还本金106万元及利息。
监管也对此作出了反应,2022年1月,安徽证监局对信达证券蚌埠营业部采取责令改正措施,明确指出其在2014-2015年期间违反投资者适当性要求违规销售金融产品,且对员工行为管控不到位。时任营业部负责人姚佐根也未能幸免,被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公开资料显示,周洪涛生于1965年,2007年至2020年间在信达证券蚌埠营业部任职,曾陷入多起欺诈客户责任纠纷、委托理财合同纠纷的案件。2021年6月,安徽证监局曾对周洪涛违规炒股行为进行处罚,调查显示:周洪涛在信达证券蚌埠营业部任职期间,借用多达15个客户账户进行股票交易,总交易金额高达12亿元,结果却亏损642万余元。由于无违法所得,周洪涛被处以20万元罚款。
值得一提的是,周洪涛还曾在2021年,因劳动合同纠纷向法院提出劳动仲裁申请,最终被驳回。
十年旧案如今再次进入司法程序,反映出信达证券早期合规管理存在的问题。
多业务线遭监管警示
信达证券的合规问题并不限于蚌埠营业部或其经纪业务。近年来,公司多个业务条线相继遭遇监管处罚。
2023年6月,信达证券因资产管理业务违规被北京证监局责令改正。监管指出,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存在“内部控制管理不完善、合规管理不到位”以及“投资运作不规范,投资决策不审慎”等问题。2024年,信达证券上海投资咨询分公司因外部专家邀请管控不到位而收到警示函,公司在邀请外部专家参与服务时,未能严格规范有关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反映出其在研究业务合规管理上的不足。
最近的处罚发生在2024年12月19日,北京证监局对信达证券出具警示函,指出公司存在“账户实名制管理不到位、客户权益保护不到位、人员管理不到位”三项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甚至未建立员工违规买卖股票监测系统,防范从业人员违规买卖股票的监测能力明显不足。
与此同时,随着监管处罚的落地,信达证券面临的客户诉讼也日益增多。这些诉讼不仅涉及蚌埠营业部,也波及公司其他分支机构。
在田女士诉信达证券阜新营业部及员工张某辉的案件中,投资者损失达200多万元。法院最终判决认定,田女士自行承担60%责任,员工张某辉承担30%赔偿责任,营业部承担10%赔偿责任。除委托理财纠纷外,信达证券还曾卷入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年信达证券作为相关当事人涉及多起此类案件,尽管部分案件以原告撤诉告终,但仍反映出公司在信息披露和尽职调查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
汇金入主后的挑战
2025年,信达证券迎来重大变革。6月证监会核准中央汇金成为新的实际控制人;随后管理层出现密集变动,原总经理祝瑞敏卸任,新管理团队正推动“聚焦主业、提质增效”改革。
股权变更与高层更替下,公司的合规管理也迎来了改善的契机,当汇金系把更严格的合规标准带去信达证券,其内控水平或能实现提升。而与此同时,多年的合规与历史遗留问题也为新团队带来挑战:一方面需要处理不断出现的诉讼纠纷,另一方面还需要应对多个条线的合规要求,构建有效的合规文化。
信达证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37亿元,同比增长27.66%;归母净利润为10.24亿元,同比增长66.78%。在业绩增长的同时,平衡业务发展与合规风控将成为新管理团队面临的重要课题。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