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注销6778万股,扭亏与行业回购潮共振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翦音志 1.8w阅读 2025-10-21 13:33
A股市场注销式回购风潮渐起,天风证券成为最新一家加入这一行列的券商,通过真金白银向市场传递信心。

10月21日,天风证券(601162)发布公告称,已正式完成6778.7万股回购股份的注销工作,公司总股本随之从101.42亿股缩减至100.74亿股。这批被注销的股份源于公司2021年启动、2022年完成的回购,当时耗资约2.53亿元,回购均价为每股3.73元。

从原先计划的“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到如今的“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天风证券这一转变反映了其业绩扭亏为盈后,在湖北国资控股背景下的战略新考量。

回购注销详情

天风证券此次股份注销已履行完整的法律程序。

公司于2025年8月15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五十三次会议,9月3日召开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回购股份用途并注销的议案》,同意将回购股份用途由原计划“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变更为“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如未能在发布回购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之后3年内实施既定用途,未使用的已回购股份将予以注销。天风证券2022年10月完成回购后,截至2025年8月尚未使用这些股份。

公司依法履行了债权人通知程序,45天公示期内未有债权人提出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的要求。

在完成本次股份注销后,天风证券的股本结构发生了细微但重要的变化。其中,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保持不变,仍为14.76亿股,但由于总股本减少,其占总股份的比例从14.55%微升至14.65%。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从86.66亿股减少至85.98亿股,占比从85.45%降至85.35%。总股本从101.42亿股调整为100.74亿股,减少0.67%。

这一变动虽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但有助于提升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优化股本结构。

国资控股与业绩扭亏

在《财中社》此前的文章《三年之约到期,天风证券6779万股注销》中曾提到,之所以“用于员工持股计划”的回购股份迟迟没有使用,原因可能在于形成股份支付后影响净利润,对于盈利处于波动期的金融机构来说尤其敏感。

从业绩来看,相比于2024年的大幅亏损,天风证券已经在2025年上半年扭亏为盈。半年报显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22亿元,同比增长69.16%;实现归母净利润3139万元,相比上年同期亏损3.24亿元,成功扭亏为盈。从业务结构看,天风证券2025年上半年主要营收来源为投资银行业务、自营业务和经纪业务,收入分别为4.25亿元、4.89亿元和6.78亿元。

另外,在天风证券此次股份注销决策背后,湖北国资控股的角色不容忽视。2025年上半年,天风证券完成40亿定增工作,由控股股东湖北宏泰集团全额认购。定增完成后,公司注册资本由86.66亿元提升至101.42亿元,宏泰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提升至35.65%,宏泰集团控股股东地位进一步巩固。

这也使天风证券成为湖北省注册资本规模最大的上市金融机构。

多家券商回购并注销

天风证券的注销式回购并非个案,而是整个A股市场趋势的组成部分,并且在券商板块,这一趋势更为明显,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券商实施或计划实施回购并注销。

2025年3月,华安证券(600909)累计回购并完成注销1932万股。6月,长江证券(000783)将回购专用账户中的2183万股办理注销。8月,国泰海通(601211)回购并注销78万A股限制性股票。此外,还有国金证券(600109)、红塔证券(601236)已经发布公告称“拟回购并注销”或“正在办理”。

对此,市场分析认为,股份注销作为回购股份的常见处理方式,体现了公司对自身价值的认可,也为后续发展奠定更稳健的股本基础。而新“国九条”提出“引导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后依法注销”,以及证监会后续发布的系列政策,也为这一趋势提供了制度基础。

天风证券此次股份注销,与其业绩扭亏、国资控股比例提升相结合,向市场传递出更积极的信号。随着新“国九条”政策的持续发酵,市场预期未来注销式回购比例仍将稳步上升,更多上市公司会加入这一行列,通过真金白银的方式回馈投资者。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长按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