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科技启航:万亿蓝海市场,产业链机遇全面爆发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汪明琪 3.3w阅读 2025-10-21 11:29
深海科技引领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全球市场超5000亿美元,深潜、深钻、深网技术突破驱动产业链增长。

慧博投研近日发布研究报告,对深海科技行业进行点评,其主要内容包括:深海科技是指用于探索、开发和利用深海资源以及研究深海环境的一系列先进技术,涵盖深潜、深钻、深网三大核心领域。

深海通常指水深超过200米的海域,占全球海域面积的93%,具有高压、低温、无光等特点,蕴藏丰富的油气、可燃冰及多金属结核等资源。我国深海海域主要分布在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太平洋,资源潜力巨大,如开平南油田探明地质储量达1.02亿吨油当量。

我国大力发展深海科技主要基于四方面缘由:一是深海资源开发前景广阔,全球70%重大油气发现来自超1000米深海,可燃冰资源量可供人类使用1000年,我国南海储量约800亿吨油当量;二是维护国家安全,深海拓展了国防战略纵深,支持“区域拒止”作战理念,提升经济与国防安全;三是改善能源困境,2023年我国原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达73%和41.9%,矿产如铜、铁、钴等对外依存度均超78%;四是贡献经济增长新动能,海洋经济规模从2001年0.95万亿元增至2024年10.54万亿元,深海科技将催生高端装备、绿色能源等新业态。

我国深海科技发展现状表现为政策驱动强化、技术快速进步与短板并存。2025年深海科技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沿海省市如上海、青岛出台专项规划。技术上,“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下潜10909米,国产化率96.5%;“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最大钻深11000米;海底观测网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但短板包括基础研究不足、核心部件国产化率低、深海采矿海试经验缺乏,装备水平较发达国家落后5-8年。

市场空间方面,全球深海科技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50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15%。细分领域中,深海装备市场2025年达480亿美元,无人潜航器市场2020-2028年复合增长率约15.8%;海底采矿市场2024年37亿美元,2029年预计增至15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3.7%。我国海洋经济到2030年预计达14.31万亿元,复合增长率7.86%。

产业链分为上游材料与元器件、中游平台与基础设施、下游应用。上游包括钛合金、声呐、综合电力推进等,钛合金以其高强度、耐腐蚀特性成为关键材料;中游涵盖载人/无人潜水器、海底监测网、深海空间站等,美国计划采购“虎鲸”超大型UUV,单价约1.15亿美元;下游应用涉及水下攻防、油气开采、深海养殖、海上风电等,其中水下攻防体系以核潜艇和UUV为核心,海上风电到2030年装机容量预计达2亿千瓦,带动产业链总产值超20万亿元。

相关公司中,西部材料投资海洋工程用钛合金生产线,掌握超大规格钛板制备技术;亨通光电在海底光缆和海上风电领域布局完整,2024年海洋板块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69.6%;海油发展聚焦“油气+新能源”,加强深海技术储备。其他公司如中国重工、中船防务等也在产业链关键环节有所布局。

【注】更多研报请上慧博智能策略终端PC版或慧博投资分析APP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长按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