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4日,哈投股份(600864)披露2025年半年报,旗下全资子公司江海证券交出一份“量价齐升”的成绩单:营收、利润双双大幅增长,结构上自营领跑,经纪与信用业务同步修复。
在资本充足率与流动性指标大幅改善的同时,母公司“热电+证券”的双主业也继续为其提供稳定的资金与治理托底。
净利润增长13倍
2025年上半年,江海证券实现营业总收入7.26亿元,同比增长81.17%;利润总额3.63亿元,同比增长2859.98%;净利润及归母净利润2.88亿元,同比大增1311.60%。
在具体的业务层面,江海证券自营业务仍然是重要驱动,相比之下,投行业务仍然相对弱势。其中自营业务在权益与固收“双轮驱动”下表现亮眼,权益侧坚持量化委外策略,固定收益形成多资产并重格局,上半年自营业务实现收入4.06亿元,同比增长211.77%。经纪业务则是在AI赋能与客户结构的优化下,新业态客户开发质量显著提升,客户资源配置能力持续增强,实现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21.11%。此外,通过融资融券扩张,公司股票质押自有资金规模在报告期末约4.92亿元,信用业务收入0.39亿元,同比也增长了112.59%;资管业务收入0.10亿,同比小幅增长6.49%。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投行业务,虽然区域化股权、全国化债券的策略在执行中,走访与项目孵化加强,但受到供给与节奏的影响仍然承压,收入同比下降16.53%。
资本安全边际显著提升
截至报告期末,江海证券净资本79.85亿元、净资产97.78亿元。同时,公司关键风控指标也得到了同步改善:风险覆盖率262.57%、流动性覆盖率454.53%、净稳定资金率202.19%、资本杠杆率27.42%,相比于上年度末均呈现上升。自营权益类/净资本占比17.60%、自营固收类/净资本208.32%,结构上仍以固收与固收衍生品为主,权益侧弹性升温但占比可控。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推进自营、两融等资本消耗型业务的“安全垫”。
另外,《财中社》还发现,江海证券同时参股江海汇鑫期货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6.5%,期货与证券业务在投研与客户结构上具备协同空间,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经纪与机构业务的链条。
母子关系与集团协同
江海证券是哈投股份全资子公司,哈投股份一直以来坚持热电业务和证券业务双主业发展,而江海证券承担的是金融业务主平台角色。从历史演进来看,哈投股份于2016年1月13日发布公告,拟以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哈尔滨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9名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江海证券99.946%的股权,交易作价为98.3亿元,其后完成整合,确立了当前控股关系。
实际上,哈投股份这两条主业务彼此之间也存在协同关系。热电业务能够提供稳定的经营现金流和产业基础,叠加地方国资背景和上市公司的治理框架,有助于券商主体在发债、同业合作与客户拓展方面获得边际优势。而双主业的反周期特征在利润波动期则更为明显,热电业务提供公司“底仓”的稳定基石,而证券业务则具备顺周期弹性,二者可以提升上市公司整体业绩韧性与抗波动能力。
潜在约束
此次半年报也暴露了江海证券及哈投股份的潜在风险,除了投行业务恢复的不确定性外,还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从收入结构来看,自营业务和经纪业务成为支撑收入的主要动力,二者合计占比约85%,这决定了江海证券的利润对市场波动高度敏感。母公司哈投股份也指出,本期净利增大的主要原因在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信用减值损失减少,业绩的高弹性或决定了未来的可持续性风险。
其二,江海证券的业务范围呈现集中态势。半年报显示,江海证券共有59家分支机构,其中28家营业部都在黑龙江省内,这使得经纪与信用业务对当地成交活跃度、居民资产配置和区域经济韧性更加敏感。
其三,江海证券对于母公司哈投股份的资本支持需求较大,半年报显示,哈投股份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下降,一旦母公司现金流恢复不如预期,就会对江海证券的经营状况与资金情况产生较大影响。
从全行业视角来看,2025年上半年券商板块业绩整体改善,其中自营业务的修复和经纪、两融业务的回暖成为常态,财富管理与数字化转型仍然是广大券商提升效率和客户价值的关键主线。江海证券的走势,与这一大趋势基本吻合,尤其是风控与资本指标的全面改善,则为下半年的攻守转换预留了安全边际。未来,江海证券在行业景气上行阶段仍然具有继续释放经营弹性的条件。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