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告急:图达通遇禾赛“狙击”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吴若凡 8930阅读 2025-10-29 20:57
核心专利纠纷对IPO的潜在影响先例甚多,吉利(00175)与威马的知识产权纠纷,便成为威马上市进程中的重要阻碍;宁德时代(300750/03750)对海辰储能的狙击,当下亦显著影响后者IPO进程。

10月28日,激光雷达头部企业禾赛(HSAI)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同行图达通(7855)侵犯多项专利权,目前该案件已被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

此次纠纷涉及两款核心产品的技术路线与设计相似性,更因灵雀E1X打入禾赛核心客户供应链、双方市场争夺白热化而升级。

此外,起诉正值图达通上市的关键时刻,面临专利侵权案,无疑给这家公司的上市之路蒙上阴影。

技术“雷同

一财援引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专利纠纷核心围绕图达通2025年初CES展上发布的新品“灵雀 E1X”,以及禾赛的AT系列激光雷达产品。

产品层面来看,灵雀E1X与禾赛AT系列中的ATX型号不仅在外形、接口上高度相似,灵雀E1X采用的“905nm波长+一维扫描”方案,亦是禾赛AT系列长期沿用的核心技术路径;而此前,图达通一直主打“1550nm波长+二维扫描”方案。

更值得关注的是,灵雀E1X已实现市场突破。据图达通公告,该产品已成功获得某头部合资车企定点,预计2026年实现量产,锁定未来数十万台的前装规模。

表面上看,灵雀系列与禾赛AT系列似乎代表不同市场策略,图达通将灵雀系列定位为“前装标准件”,在性能、可靠性和成本间寻求平衡,精准契合“智驾平权”下主流车企对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而禾赛AT系列构建了完整矩阵,从大规模交付的 AT128、体积缩小60%的ATX,到性能旗舰AT512和全球线数最高的AT1440,覆盖多元需求。

毫无疑问,灵雀E1X已经影响到了禾赛的基本盘,前者通过低价策略冲击禾赛AT系列的客户供应链,且E1X只是前序产品,后续还将陆续推出E2X、E3X等迭代产品。

核心客户的重叠,致两公司的矛盾彻底显性化。

禾赛腹地

禾赛AT系列激光雷达不仅具备深厚市场基础,更成为推动其份额增长的核心动力。该系列首款产品AT128于2021年发布,累计获得15家主流车企超50款车型的前装量产定点。

2024年4月,禾赛推出新一代ATX系列,进一步延续“905nm波长+一维扫描”技术方案,凭借高性价比成功渗透至10万元级车型,成为多个品牌爆款车型标配,目前已拿下比亚迪(002594)、奇瑞(09973)、长城(601633)、长安等十多家国内头部车企几十款车型定点,并于2025年一季度启动大规模量产。

市场数据显示,禾赛的主激光雷达市场份额从2025年1-8月平均32.8%,快速增长到8月单月46%。强劲增长动能背后,AT系列正是禾赛占领乘用车市场的主力。

9月底,禾赛第100万台激光雷达正式下线,成为全球首个年产量突破百万台的激光雷达企业,市场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其与理想(02015)联合开发的ATL激光雷达,更以体积减小60%、分辨率提升2.5倍等优势,成为理想全系标配,深度绑定核心客户。

AT系列,尤其是ATX占比的提升,对禾赛的财务状况产生了积极影响。ATX出货占比的提升,使得禾赛毛利率维持在40%以上。

而直接的业务与财务贡献外,禾赛还形成“ADAS+Robotics”的双轮驱动业务模式,其中面向乘用车的ADAS业务是公司的核心增长支柱,AT系列作为该业务核心,为其在智能汽车赛道的长期竞争奠定基础。

IPO多舛

图达通此次的技术转型,背后则是其此前1550nm路线上的成本困境。

信息显示,图达通此前主打的1550nm激光雷达,核心材料铟镓砷的成本,是禾赛、速腾聚创(02498.HK)等企业采用的 905nm路线的2-3倍。

为摆脱成本与市场困境,图达通于5月首次提出“1550nm与905nm双线布局”的产品策略,同期宣布与国内某头部汽车集团达成合作,获得其旗下多个品牌车型的“独家供应权”,业内猜测该合作方或为上汽(600104)或一汽。

叠加8月斩获的头部合资车企定点,图达通试图快速打开主流市场。但汽车行业有1-1.5年的交付时差,这意味着其订单最快要2026年下半年才能量产交付,短期难改市场处境。

此次专利纠纷爆发,对正处于上市关键期的图达通,无疑“雪上加霜”。

图达通此前已两次受挫:2023年筹备纳斯达克上市未果;2025年2月向港交所递表后又因失效告终。此后,图达通选择以 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模式 “曲线上市”。

10月14日,图达通赴港IPO(首次公开募股)备案,拟借壳香港SPAC公司TechStar Acquisition Corporation上市,此次合并议定估值约109亿元人民币。

行业竞争格局显示,图达通的上市焦虑并非无因。当前激光雷达行业已从早期技术竞赛转向规模与成本竞争,头部企业优势逐渐固化。

据统计,2024年全球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占率中,禾赛以20.3%居首,华为19.1%、速腾16.7%随后,三者合计占据近六成份额,而图达通以12.8%跌至第四。2025年上半年,这一差距进一步拉大,中国车载激光雷达装机量中,禾赛33.0%、华为30.2%、速腾27.4%合计占比超90%,图达通市占率仅余9.3%。

与此同时,激光雷达市场整体仍处于高速增长期。

IDC报告称,2025年全球智能汽车渗透率将达45%,激光雷达作为“ADAS的眼睛”,渗透率将从2023年的10%提升至2025年的35%,全球市场规模也将从2023年30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1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7%。

但行业向好,图达通却面临单一大客户依赖风险:2022-2024年,其来自蔚来(09866/NIO)的收入占比分别高达 88.7%、90.6%及91.6%,这也成为其长期被市场诟病的原因之一。

核心专利纠纷对企业IPO的潜在影响先例甚多,曾引发广泛关注的吉利(00175)与威马知识产权纠纷,便成为威马上市进程中的重要阻碍;宁德时代(300750/03750)对海辰储能的狙击,当下亦显著影响后者IPO进程。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长按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