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则简短而诱人的市场消息传开:“听说国海首席jinyi炒黄金期货,3000w本金赚了14e,辞职不干了”。该消息迅速在投资圈发酵,并指向了国海证券(000750)原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靳毅。

随着谣言的扩散,内容也越来越夸张,以至于靳毅不得不在自己的朋友圈公开辟谣。他写道,“最早我听到的版本,是某宏观首席……” 并呼吁“谣言止于智者,兄弟姐妹们”。

事实上,靳毅从国海证券离任并非新闻,早在今年9月中旬,就已有相关消息传出。目前,在中国证券业协会从业人员名单中,已无法查询到国海证券靳毅的从业信息,而其个人公众号“靳毅投资思考”最后一次更新停留在9月9日的《债市性价比如何?》一文。
靳毅离职后,华安证券原固收分析师颜子琦已加盟国海证券研究所,担任固收首席分析师,这一正常的人事变动,与谣言中的“赚够就跑”剧本相去甚远。
抛开谣言,靳毅的真实专业背景十分强大,他曾担任国海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拥有12年债券市场研究、投资、交易经验。还曾担任申万宏源(000166)证券资产管理事业部产品总监、投资经理,累计参与管理债券规模超1000亿元,同时他还是北大金融家俱乐部理事,以及固定收益领域大型NGO“固收汇”创始人。
另外,还有小道消息称,靳毅在离开国海证券后,开始转型做财经自媒体。
在谣言发酵后,多名期货从业人士也对传闻中的收益可能性进行了分析,他们表示,虽然通过浮盈加仓策略在理论上有可能实现如此高的收益,但需要承担极高的风险,属于投资中的小概率情形。
这也并非金融圈第一次出现类似的谣言,在过去几年中,每当有知名分析师离职,市场总会编织出各种“一夜暴赚”的故事,无论是炒股、炒期货还是炒币,精准押注、高杠杆、巨额收益、功成身退,成为了这些故事的标配,既满足了大众对金融行业“快速致富”的想象,也成为了解释专业人士突然离职的便利理由。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