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多个社交平台出现浦发银行(600000)万事达卡用户被盗刷的相关反馈,部分用户称“信用卡被盗刷已报警”“人在开车时遭遇卡被盗刷”。
9月13日凌晨,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关于我行万事达卡交易情况的说明》回应称,近期监测到部分万事达无价世界卡发生未经授权的交易,已与万事达卡组织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及时发现并阻断风险;同时将主动回应客户关切,避免客户承担不应由其承担的损失,全力维护客户合法权益。
作为中国国有控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浦发银行1999年11月10日上市,主要股东包括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等;其信用卡中心成立于2004年1月,是国内较早获得金融许可证的信用卡专业经营机构之一。
浦发银行信用卡业务以“低门槛、多权益”为特色,例如“万事达无价世界卡(红沙宣)”因颜值高、首年免年费(消费6笔可免次年年费)、可匹配携程钻石会籍等权益,成为不少持卡人的“主力卡”;且信用卡申请门槛相对较低,白金卡普及率较高。
近年来,浦发银行万事达卡系列持续迭代升级,当前主力产品涵盖万事达无价世界卡(含双应用芯片卡)、世界尊享卡、世界之极卡及经典白金卡等多个层级;2025年6月起,原仅支持境外使用的存量单标卡全面升级为“中国万事达”一芯双应用卡,新增境内交易功能,线上可绑定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线下支持万事达标识商户消费,实现“一卡通全球”的支付体验优化。
从业务规模与资产质量看,浦发银行信用卡业务近年也遭遇了一些挫折。信用卡及透支贷款余额方面,2023年末为3856.2亿元,2024年末小幅回落至3702.2亿元,2025年一季度末继续降至3638.9亿元,上半年末终于回升至3778.8亿元,整体经历阶段性收缩后呈现企稳回升迹象。资产质量上,2023年末信用卡不良贷款率为2.43%,2024年末微升至2.45%;2025年上半年,不良贷款率进一步下降至2.29%,显示银行信用卡风险管控成效逐步显现。
但值得注意的是,浦发银行2024年年报罕见未公开信用卡客户规模及新增客户数等运营指标。
浦发银行在2024年度可持续报告中披露多维度网络与数据安全保障举措,从组织架构、制度体系到技术手段等多方面筑牢安全防线。
组织架构上,浦发银行构建“总部分支联动”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总行党委书记为网络安全第一责任人,管理层统筹战略决策,各级党委压实主体责任,总行科技发展部牵头执行层搭建并落地全行安全保障体系。
制度体系方面,该行建立涵盖29项制度、38项策略的完整网络安全制度体系,覆盖人员安全、访问控制等关键领域,以《网络安全管理办法》《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管理办法》等为核心明确规范,配套开发安全管理、账号权限管理等常态化机制,推动制度从“纸面”落到“实践”。
安全措施上,浦发银行部署主机入侵防御(HIDS)、高级入侵检测(APT)、应用安全防火墙(WAF)等超25类安全设备,形成多层级防护网络;组建专职安全运营团队,依托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SIEM)、安全编排及自动化响应系统(SOAR)等,构建覆盖风险预测、实时防御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平台;同时完成无线网络安全、网络访问控制等制度修订,形成标准化信息系统建设安全体系。
应急管理领域,浦发银行建立信息系统应急管理机制,设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与执行小组,制定《信息系统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文件;2024年,全行按计划开展多轮应急演练,通过模拟实战提升团队协同与处置效率。
在数据安全管理中,该行高度重视数据安全,构建管理架构、制定严格规范,且已通过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及2022版换审,认证范围覆盖信息系统开发、运维及科技管理活动。
对于客户信息,浦发银行实施全流程管控:收集时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并获用户授权;使用时依法取得明示同意,采取加密、脱敏等技术并执行分级授权;存储按“实现处理目的所必要的最短时间”确定期限;第三方合作时严禁信息外泄,对外提供需单独授权,还会评估合作机构保护能力、签署协议明确责任并监督履行。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