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军后勤部采购网的暂停名单上,华如科技(301302)的名字第三次赫然在列。
7月7日公告显示,这家军事仿真领域曾经的明星企业因“串通投标”被空军后勤部采购和资产管理局实施制裁——自2025年7月4日起,暂停其参加空军范围物资工程服务采购的资格。二级市场上,公司股价当日大跌11%,换手率12.43%,7月8日继续低开,随后拉升翻红。
三次被暂停采购资格
《财中社》注意到,华如科技不是首次违规。
2023年11月,公司首次被军采网点名,因“涉嫌违规违法问题”被暂停全军采购活动资格;2024年8月,处罚升级,联勤保障部队战勤部实锤其“串通投标、虚假投标”,开出三年“禁赛令”(2023年11月-2026年11月);2025年7月,在已有全军禁令期间,又因空军专项采购中的串通投标行为再吃罚单。
在已有全军禁令的背景下,公司仍在空军采购中“顶风作案”,暴露出其内控机制形同虚设。
资料显示,华如科技成立于2011年,2022年6月23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以军事仿真为主业,围绕建模仿真、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大数据技术,面向国防建设等,在军事仿真、训练防务等方向,提供“仿真+”解决方案与“一站式”产品技术服务,客户主要为军队和国防工业企业,也向民用领域拓展。
华如科技前十大股东中自然人占半数。其中,李杰为第一大股东,持股2325万股,占比14.92%;韩超(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是第二大股东,持股2250万股,占比14.44%,两人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
除李、韩二人外,前十大股东还包括南京华如志远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机构及刘旭凌等自然人。
经营“失血”
更值得警惕的是,华如科技的经营已陷入“失血”状态,公司2023及2024年累计亏损额已达5.76亿元。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营收同比下跌31.12%至2.49亿元,归母净利润-3.54亿元,亏损扩大59.86%;2025年一季度呈现“增收不增利”困局:营收微增2.15%至3794万元,亏损仍高达3978万元,销售净利率为-104.87%,毛利率则从2024年度的-40.86%升至29.6%。
公司在5月的投资者活动中表示,2024年公司毛利率波动主要因两方面:一是项目招投标价格竞争加剧、实施人工成本上升,压缩了利润空间;二是毛利率较低的硬件产品收入占比上升,拉低了综合毛利率。
《财中社》发现,华如科技经营现金流表现不佳。公司近三年经营性现金流均为负,这意味着公司账面收入多停留在“纸面富贵”。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3.98亿元,是当期营收金额的约10.47倍,也超过2024年全年营收2.49亿元。
面对困局,公司称正押注军事智能化转型,其XSimVerse军事大模型融合DeepSeek底层技术,号称可支持“军事智能决策、虚拟训练”五大领域。但该战略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军队采购资格屡遭冻结,核心客户大门半闭;另一方面,从仿真到智能的转型需持续研发投入,在亏损扩大、现金流紧绷的局面下,弹药库还能支撑多久?
华如科技多次违规揭示更深层危机:当一家企业核心技术依赖军方订单,却屡次触碰采购红线,其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已亮起红灯。军事智能化浪潮中的技术故事固然动人,但对投资者而言,治理结构的修复比大模型PPT更关乎生存——毕竟资本市场从不缺“带病狂奔”的悲剧,只缺刮骨疗毒的勇气。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