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中欧基金披露旗下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A类:003095,C类:003096)2025年三季报。该基金由中欧基金投资总监、行业精选组组长葛兰管理,自今年7月起增聘赵磊共同执掌。截至三季度末,基金资产净值达329.5亿元(A、C份额合计),单季度净值增长率22.55%,跑赢业绩比较基准的10.45%。
从最新报告看,葛兰团队在三季度继续维持高仓位运作,组合进一步集中于创新药及研发外包产业链。基金经理认为,创新升级、消费复苏与国产替代仍是医药行业的核心驱动力,未来创新药国际化和器械自主创新有望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高仓位运作,净值回升明显
三季度,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达22.55%,C类为22.31%,超越业绩比较基准10.45%的同期收益;今年以来累计收益分别为29.66%和29.13%,对比中报的8.3%和7.87%,呈现出明显的阶段修复。自基金成立以来累计净值增长率达129.06%,较上半年86.91%进一步提升,长期回报优势扩大。
从仓位来看,截至三季度末,基金权益投资比例为94.56%,其中股票投资312.87亿元;债券投资占比2.47%,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2.63%。相较中报阶段的“稳中有进”风格,三季度组合整体仓位显著上升,表明葛兰团队在市场情绪回暖中选择主动进攻。

行业配置上,基金资产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占净值62.83%)和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占比29.36%),其中制造业部分以医药研发外包(CXO)和创新药为主线,科学研究类资产覆盖生物制药及创新器械相关企业。与上半年相比,组合在创新药、器械及消费医疗方向上进一步加码,防御性持仓占比下降。
规模方面,截至9月底,基金份额总额16.18亿份,资产净值分别为A类169.77亿元、C类159.76亿元。三季度基金利润(A、C份额合计)超66亿元,净申赎平衡,显示机构与个人投资者的持有结构保持稳定。
创新药为核心主线,策略从防守转向进攻
截至三季度末,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药明康德、恒瑞医药、康龙化成、百利天恒、凯莱英、泰格医药、信立泰、科伦药业、百济神州和海思科,合计占净值比例超过62%。其中,药明康德与恒瑞医药继续分列前两大重仓,合计占比逾20%,CXO龙头康龙化成、百利天恒、凯莱英权重显著提升,反映出团队对研发外包与创新药生态链的集中配置意图。与中报相比,组合进一步聚焦创新药及器械产业链,减持部分防御性医药消费股。

基金经理葛兰及赵磊在报告中指出,三季度医药行业延续结构性分化,创新药产业链持续领涨,医疗研发外包板块表现居前,设备、耗材、化学制剂亦有较好涨幅。政策方面,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继续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引导行业从低价竞争走向高质量发展,医保支付体系和商保创新药目录的完善也为创新药企业带来更充足的市场空间。
报告期内,国内创新药出海授权活跃,小分子、ADC、多抗、多肽及细胞治疗等领域均出现多笔授权交易,创新研发成果密集落地。医疗器械方面,脑机接口技术标准正式实施,标志着行业进入应用深化阶段。葛兰认为,质量与创新仍是医药行业长期发展的核心方向,创新研发能力与政策协同发力将推动行业高质量增长。
与中报相比,葛兰团队的投资策略由“防御式持仓”转向“进取式配置”。上半年,她强调“重点配置创新药械及消费医疗,稳中求进”;而三季度则明确“强化创新药与研发外包主线,提升风险资产比例”。这一转变反映出基金对市场预期的边际改善判断,同时也显示出团队在高确定性赛道上的进攻姿态。
展望四季度,葛兰指出,医药行业的长期逻辑未变:创新升级、消费复苏及国产替代仍将是核心驱动力。商保创新药目录有望落地,ESMO大会及多项海外临床数据披露将进一步验证国产创新药的国际化潜力。消费医疗领域将受益于居民健康意识提升与经济回暖,而减肥药产业链的突破或带来新的增长点。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