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0日,白宫发布166页《加强美国在数字金融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报告。这份由美国五大部门联合推出的战略文件直言要“让美国在区块链、加密货币市场和代币化金融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并明确要求稳定币必须获得牌照、接受审计并保护消费者。
几乎与此同时,香港金管局高层团队准时出现在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技术简报会现场。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成为亚洲首个全面监管稳定币市场的金融中心。
全球金融中心围绕稳定币规则制定权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全球竞速:传统金融巨头与更多国家、地区加速入场
美国白宫报告的核心战略直指美元霸权在数字时代的延续。报告明确鼓励私营机构发行锚定美元的稳定币,要求其“拿牌照、有足够现金储备、接受审计”,同时禁止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发行,认为其侵犯隐私且不符合“美国自由市场精神”。
这一政策直接刺激了传统金融巨头加速入场。就在白宫报告发布的同一天,美国银行巨头摩根大通与加密货币平台Coinbase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计划打通客户银行账户与加密钱包之间的连接。通过摩根大通的API,大通银行客户将能够无缝地将其账户与Coinbase钱包关联,从而帮助客户能以安全和隐私进行交易。从今年秋季开始,客户就能够首次使用Chase信用卡为其Coinbase账户注资。
无独有偶,金融科技巨头PayPal也在同一天宣布,将推出一项新的支付功能,允许商家在结账时接受超过100种加密货币。据悉,这一功能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上线,商家将可以接受比特币、以太坊、泰达币、美元币等加密货币,并支持来自Coinbase、OKX、Phantom、MetaMask和Exodus等钱包的支付。当消费者使用加密货币支付时,资金将自动转换为法币或PayPal的稳定币PYUSD,并存入商家的账户。PayPal大型企业与商户平台总经理Frank Kelle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全球共有6.5亿用户参与价值3万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市场,我们希望让中小企业也能触达这一不断扩张的消费群体。”
不仅美国,放眼全球,更多的主权国家政府同样在加快布局。7月,新加坡政府批准稳定币发行商Paxos与星展银行合作发行稳定币,而欧盟也在《MiCA法案》框架下向Circle等机构开放欧元稳定币申请。
在这场大国角力中,小国也正通过制度创新实现突围。7月25日,瓦努阿图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约翰尼·科纳坡亲临香港国际会展中心,在国家资源推介会上为财政部持股的稳定币USDV按下全球启动键。USDV作为首个经主权国家议会立法授权的稳定币,其“国家立法授权+市场开放运作+企业合规运营”架构,开创了小国输出金融基建的新范式。
香港双轨:本地稳定币与国际互认通道
即将生效的香港《稳定币条例》设立了清晰的时间表:意向申请人需在8月31日前联系金管局,成熟申请人需在9月30日前提交完整材料,首批牌照最快2026年初发出,数量严格控制在“个位数”。金管局特别设置6个月过渡期(2025年8月1日至2026年1月31日),要求现有机构在10月31日前提交牌照申请,未通过审查者需有序退出市场。
香港的稳定币布局采用独特的“双轨制”路径:
一方面支持港元锚定稳定币发展。金管局对发行人所申请锚定币种持开放态度,可发行单一或一篮子币种挂钩的稳定币。京东集团已申请“Jcoin”和“Joycoin”商标,计划推出与港元一比一挂钩的稳定币;渣打银行合资公司则聚焦跨境贸易与金融结算。
另一方面则是构建国际互认通道。在今年5月香港立法会上关于《稳定币条例草案》的讨论中,香港财库局局长许正宇明确表示:“始终稳定币其中一个主要场景就是涉及一些跨境的、或是跨越司法管辖区的支付。在这方面,我们对于日后与其他海外金融监管机构订立互认机制是开放的。”香港金管局层面也正通过“Project Ensemble”代币化结算沙盒,推进与巴西、泰国等央行的跨境结算研究。
据悉,USDV也计划落地香港,对接香港本地支付及RWA平台。
主权稳定币:USDV的亚太突围
USDV的独特定位使其成为香港稳定币生态的关键变量。作为首个由主权国家(瓦努阿图)财政部直接持股的稳定币,其架构具有三重优势:依托英美法系确保司法独立性;作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对接中国;政治中立地位成为连接东西方的天然桥梁。
技术层面,USDV采用代币化美国国债储备机制,通过链上储备证明实现实时验证,其战略合作方——港股上市公司加幂科技(08198.HK)的ChainStream技术,为其提供资产上链前的产权验证及发行后的动态风险监控。
7月25日签约仪式上,加幂科技正式成为USDV股东。同一天,瓦努阿图副总理约翰尼·科纳坡会见香港特首李家超,双方就加强经贸合作达成共识,李家超更表态“欢迎瓦努阿图企业善用香港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角色”。这种主权层级的合作,使USDV在争夺香港首批稳定币牌照时获得独特优势。
USDV的市场战略直指新兴经济体痛点。在过去几年美元加息周期里新兴市场经济体本币竞相贬值的背景下,其计划重点切入拉美、东南亚等通胀高发区支付场景,目标年内覆盖亚太多个经济体的渔业大宗交易、旅游业跨境支付等领域。
基建竞赛:从牌照争夺到生态构建
随着监管框架明确,香港稳定币竞争已从牌照争夺转向生态构建。金管局助理总裁在简报会上指出,当前市面监控技术尚未完全达标,因此初期身份核实要求较严。这为技术提供商创造了巨大机会。
加幂科技的ChainStream平台正是典型代表。该平台依托分布式计算、实时数据处理能力,为稳定币发行方提供链上资金追踪、异常行为识别等合规工具。当USDV所有链上数据必须经过ChainStream分析时,技术赋能已转化为商业护城河。
更深层的生态布局在于RWA(真实资产代币化)。USDV计划借助香港的房地产信托、大宗商品贸易场景,构建“链上-链下”验证系统。这恰与香港金管局的战略方向吻合——该局在指引中强调稳定币作为连接虚拟资产与现实资产载体的价值。
香港的野心不止于本地市场。通过国际互认通道建设,香港正将自身定位为全球稳定币的“合规枢纽”。USDV计划以香港为枢纽,在南太平洋地区构建跨区域稳定币结算网络,并在未来于新加坡等地设立离岸流通窗口。这种多中心网络,已然成为“亚太版Circle”的雏形,并很将可能成为助力新兴市场国家“去美元化”的金融基础设施。
当美国通过《GENIUS法案》强制稳定币锚定美债,Circle持有的美债规模超过德国国家持仓,稳定币已成为大国博弈的新战场。香港中环的交易员们正开始重新理解价值逻辑:京东、渣打、蚂蚁等巨头仍在争夺首批牌照时,加幂科技已通过入股USDV悄然占据生态位——其股价年内涨幅超过1600%,成为港股“十倍牛股”。
随着首批牌照明年初陆续落地,这座东方金融堡垒或将证明:在数字金融时代,制度兼容性将比法币垄断更具穿透力。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