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设备行业深度:国产替代提速,AI驱动需求爆发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汪明琪 1.5w阅读 2025-09-23 11:40
AI、新能源汽车驱动PCB设备需求激增,国内龙头市占率超80%,国产替代率突破60%,订单已排至2026年。

慧博投研近日发布研究报告,对PCB设备行业的市场现状、国产替代进程、产业链结构及相关公司进行点评,其主要内容包括:

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下,AI、5G、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爆发式增长成为PCB设备行业的核心驱动力,这类新兴产业不仅对PCB的性能与精度提出更高要求,更带来显著的需求增量。

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PCB市场规模预计突破968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持续扩大,其中高端PCB国产化率已提升至60%以上,头部企业毛利率达35%-40%。细分领域中,PCB压合设备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全球该领域市场规模虽不足10亿元人民币,但国内龙头企业在大陆市场占有率超80%,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产业链层面,上游以铜箔、玻璃纤维布、树脂为核心原材料,其中铜箔占覆铜板成本的30%(厚板)至50%(薄板),玻璃纤维布占比达25%(薄板)至40%(厚板);中游覆铜板作为关键基材,2023年产量达10.2亿平方米,2024年预计增长至10.9亿平方米,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国;下游广泛应用于通信、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其中通信领域应用占比已升至27%。

国产替代方面,国内设备展现显著优势。以压合设备为例,国产产品较日本JSW、Kitagawa等厂商同类设备价格低20%-30%,且受汇率波动影响更小,同时在液压系统稳定性等核心技术上已跻身第一梯队。本地化服务更是核心竞争力,头部企业可在客户现场派驻8至10名技术人员提供安装调试支持,响应速度远快于外资品牌。不过低端市场仍由陕西恒达、威迪及大族激光(002008)等企业主导,高端市场竞争格局相对集中。

相关公司中,压合设备龙头2024年销售额14-15亿元,其中国内工厂收入超4亿元,2025年1-8月国内订单已突破5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PCB相关收入,当前产能年化约300台,订单已排至2026年6月,主要客户包括胜宏科技(300476)、生益电子(688183)、景旺电子(603228)等头部PCB企业。此外,鹏鼎控股(002938)、富士康等台资与国内头部企业也在积极洽谈设备采购,而中小厂商订单占比尚不足5%。需求端,2024-2025年增长明确,2026年后则依赖AI技术应用场景扩展。

【注】更多研报请上慧博智能策略终端PC版或慧博投资分析APP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长按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