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8日,江海证券发布医药生物行业研报称,广东医联体用药政策调整,医药行业格局迎新变。7月7日,广东省卫健委公开征求《广东省紧密型医联体统一用药目录遴选实施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截止时间为2025年7月25日。该文件明确,广东省紧密型医联体药品遴选遵循“防治必需、安全有效”原则,重点围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国家和省组织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从多类已上市药品中遴选适配药物。尤其强调优先满足特定病种和服务对象需求,像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病以及儿童用药,不受“一品两规”限制。同时,在药品遴选流程上,设置了初拟候选用药目录、专家评审、医联体药委会审议、用药目录公开及备案、动态调整5个步骤,并对药品评价设置了药学特性、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等5个维度的量化评估标准。
基层市场扩容:《征求意见稿》致力于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的可及性与合理性。优先增加常见慢性病、地方病等疾病的药品种类,预计将促使大量药品流向基层市场。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为例,随着药品种类增多、可及性增强,基层患者的就诊率和用药依从性有望提高,进而推动相关药品的市场需求大幅增长。对于布局基层市场、拥有丰富慢性病产品线的药企而言,这将是重要的市场拓展机遇,有助于提升产品销量与市场份额。
利好优质药企:文件对药品评价设置了详细量化标准,从多个维度评估药品综合价值。这将引导医药企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临床效果以及成本控制。具备高质量产品、良好临床数据支撑且生产成本合理的药企将在医联体药品遴选过程中占据优势。例如,在研发上持续投入、拥有先进生产工艺和严格质量管控体系的创新药企,其产品在有效性和安全性维度可能获得高分,从而更易进入医联体用药目录,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促进产业链协同:紧密型医联体统一用药目录的实施,要求医药产业链上下游加强协同。在药品供应环节,药企需要与配送企业紧密合作,保障药品及时、准确送达基层医疗机构。同时,药企要依据基层市场需求变化,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优化产品结构。对于拥有完善产业链布局,能够实现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运作的企业,将更能适应政策变化,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引导行业转型方向:作为医药产业大省和医改前沿阵地,广东省此次政策不仅影响本地医药市场,其核心举措对全国医药行业也具有重要的示范与探索价值,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且可能推动国家层面相关政策的完善。此次政策释放的“支持优质创新药、保障基层用药需求、强化产业链协同”信号,将引导全国医药企业提前调整发展策略。创新药企会更注重产品临床数据积累和长期价值验证;慢性病用药企业将加大基层市场布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则会加强协同合作。这将推动全国医药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加速淘汰低质低效产能,优化行业整体竞争格局。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