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4日,广发证券发表研究报告梳理分析制药行业重要事件:
近期,全球AI制药行业迎来三起重要事件:①2025年8月,礼来与Superluminal达成一项潜在总价值达13亿美元的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针对心脏代谢疾病和肥胖相关未披露GPCR靶点的小分子疗法开发。②2025年9月,诺华与MonteRosaTherapeutics签署一项潜在总价值达57亿美元的许可合作协议,MonteRosa将利用其专有的AI/ML赋能QuEEN?产品引擎来开发降解剂。③2025年9月,礼来推出自研AI平台TuneLab,向生物技术公司开放基于礼来多年数据训练的药物发现模型。礼来估计首批模型所依托的专有数据获取成本超10亿美元。
大型制药公司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AIDD的战略价值。大型制药公司过去更多依赖内外部研发和传统实验平台,如今逐步转向建设具备开放特征的AI平台。同时,药物研发较为复杂、数据壁垒高,仅靠单一公司的力量难以完成突破,生态合作不可或缺。但这种模式能否真正走通还有待观察。总体而言,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有多少公司愿意加入、谁能在生态中占据先机,还存在不确定性。
多起事件共同反映出,AI制药从概念期逐步进入实质落地与平台化应用阶段。一方面,伴随技术的发展,下游支付意愿在逐渐增强——药企与Biotech公司愿意为AI平台成果支付高额的合作对价,这种支付意愿不仅体现在里程碑和销售分成上,也体现在客户愿意在早期阶段便锁定合作。另一方面,AI不再只是单点工具,而是逐步被构建为体系化平台,并通过开放生态的方式与外部Biotech或合作方共享,礼来TuneLab的推出便反映了这一趋势。
晶泰定位为AI驱动药物研发的第三方服务商,同时服务于药企与Biotech公司,管线以合作为主,强调技术中立性,而非把客户锁在某个大药厂的生态里,对客户来说更像是技术供应商。基于数据安全与生态考虑,药企和Biotech公司更倾向与独立的第三方厂商合作,因此,像晶泰这样的第三方AI制药平台有望成为行业的基础设施角色。随着AI在药物发现过程中的渗透加深,第三方平台的价值将持续放大,长期来看,其商业模式更具可持续性,潜在市场空间也更大。
未来一至两年内,AIDD行业的核心驱动因素仍主要体现为管线推进带来的阶段性成果释放,行业具备较强的Beta属性。随着AI药物发现技术持续迭代,AI有望在分子结构设计上取得更优结果,并进一步缩短研发周期,提升研发效率。预计明年年中行业加速发展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