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工商银行(601398)发布公告,称受宏观政策影响及本行风险管理要求,自当日起暂停受理如意金积存业务的开户、主动积存、新增定期积存计划以及提取实物的申请。

公告明确,存量客户处于有效期内的定期积存计划的执行,以及办理赎回、销户不受此次调整影响。对于业务恢复时间,工商银行提示客户关注后续公告。
如意金积存是工商银行推出的贵金属业务产品,此次业务调整引发市场对贵金属业务布局及宏观政策导向的关注。工商银行在公告中感谢客户一直以来对其贵金属业务的理解与支持。
这款陪伴投资者走过十余年的“亲民黄金产品”,其实早在2007年就已面市。
它本质是工行与个人客户约定开展的负债类业务,银行会专为客户开立积存账户,细致记录其在一定时期内购入如意金条产品的情况。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只要持有工行灵通卡、理财金卡或活期存折,就能以“零购整取”的灵活方式参与:既可以选择“主动积存”,跟着实时金价即时买入;也能设置“定期积存”,约定好周期和金额自动购入。
更贴心的是,它的投资门槛低至1克黄金起存(或对应金额),让手头不算宽裕的小额资金也能“积少成金”。
等积存份额达到一定数量,投资者既可以随时赎回变现,也能提取工行如意金条(像20克、50克的规格都有)。
这种“灵活投资+实物落地”的设计,成为散户参与黄金市场的“入门级通道”。
近期黄金市场的极端表现,或许是让工行做出这一调整的主要推手。
截至11月3日发稿时,全球黄金价格已呈现明显回升态势:伦敦现货金价再度回升至4015.5美元/盎司,纽约期货金价攀升至4027.3美元/盎司,国内上海黄金交易所金价也重新站上919.70元/克的高位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不久前的10月下旬,黄金市场刚经历了一轮剧烈震荡。10月17日纽约金曾创下4300美元/盎司的历史峰值,然而仅时隔数日,10月21日便上演“黑色星期二”,现货黄金单日最深跌幅达6.3%,创下逾12年来最大单日跌幅,短短10天内国际金价就从峰值快速回落至4000美元下方,国内金价单日震荡幅度更是超过10元/克。
尽管这波急速回调让市场感受到强烈波动,但从整体走势来看,当前金价依然运行在绝对的历史高位区间。回顾2025年全年表现,金价从年初的2650美元/盎司左右一路飙升,累计涨幅已超60%,即便经历了10月下旬的大幅回撤,当前价格仍远超年内前期水平,处于历史罕见的高位区间。这种“高位震荡”的态势,也凸显了当前黄金市场的极端特性与投资风险。
这波极端行情的背后,是宏观政治格局的层层博弈——中美关税和谈的进展充满变数,市场对双方贸易政策的预期反复切换;俄乌战争的持续不断冲击全球能源与粮食供应链,地缘冲突的紧张氛围让黄金的避险需求时而被极度放大,时而又因局势短暂缓和而快速降温。资金在避险资产与风险资产之间的剧烈切换,使得黄金价格的波动幅度远超常态,市场不确定性达到了近年峰值。
此外,11月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紧密关联。这份新政对黄金交易的税收规则进行了细致划分。
在加税范畴中,非交易所渠道销售的标准黄金(如金店零售、私下交易、二手奢侈品市场的黄金交易)需按现行规定全额缴纳增值税,无任何税收优惠;若会员单位通过交易所购入投资性用途黄金后,直接销售或加工成非法定金质货币类投资品(如投资金条),不仅需缴纳增值税,还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意味着税负无法抵扣,将间接推高交易成本;此外,像水贝市场这类零售黄金珠宝(非原料金),还需依法缴纳5%的消费税,此前部分商户的避税空间被压缩,最终成本可能转嫁至消费者。
而无影响的情形则集中在规范的场内交易与特定用途领域: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等场内交易的标准黄金(未实物交割出库),卖出方及交易所均免征增值税;交易所渠道的非投资性用途黄金(如工业原料金),会员单位或客户可按6%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后续销售时可开专票抵扣;经央行批准生产的法定金质货币(熊猫普制金币除外),生产企业可缴增值税并开专票,保留了政策优惠;个人购买黄金(非零售首饰)虽无需直接缴纳增值税,但通过非交易所渠道购金时,可能因商家税负转嫁而承担更高价格。
不难发现,新政的核心意图十分明确——引导黄金交易向“规范、集中的场内市场”聚拢,鼓励投资者通过交易所开展黄金交易,同时对场外散户化、私下流通的黄金交易收紧税收优惠。
从银行风控的角度来看,工行此举也是对散户投资风险的一次主动防控。“1克起存”的低门槛吸引了大量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投资者,而黄金价格的极端波动,很可能引发散户集中赎回或实物提取的压力。作为国内黄金业务的“领头羊”,工行的这步棋,既是对政策风向的呼应,也是对散户投资风险的一次主动“护航”。
对于持有如意金积存的投资者,或是计划参与黄金投资的人群,不妨从这几方面规划:短期来看,可暂缓新增如意金积存配置,先规避市场剧烈波动的直接冲击;若从长期资产配置的角度考虑,黄金的避险属性与全球央行持续增持的趋势仍有其价值,只是别把鸡蛋都放在黄金这一个篮子里;要是仍想参与黄金投资,不妨转向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场内交易产品(如黄金T+D)或黄金ETF等渠道,这类产品更契合税收新政导向,而且流动性、规范性更强,能在把握市场机遇的同时更好地控制风险。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