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窗风波:搜狗输入法的变现焦虑与整合宿命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孙语彤 1.5w阅读 2025-11-04 19:28
在AI时代新入口争夺的关键时刻,搜狗输入法的“加戏”口碑适得其反。诞生于搜索时代的搜狗输入法,在大模型吞噬桌面搜索的趋势下,搜狗输入法会否就此成为时代的“眼泪”?

日前,知名车评人韩路在微博公开发文指责搜狗输入法存在“流氓行为”,即使卸载软件后,桌面右下角仍持续弹出广告弹窗。

该事件迅速引发网友热议,大量用户表示曾遭遇类似困扰。

韩路描述称:“搜狗输入法流氓到家了,电脑换了微信输入法,我把搜狗都卸载了,然后……桌面右下角还是弹广告。我如果装着你软件,你弹广告我理解,我都卸载了,还弹!”

输入法,病毒?

不止韩路一人点出搜狗输入法的“流氓行为”,IT独立博主卢松松等多名网络大V也相继吐槽搜狗输入法广告过多,用户体验急剧下滑。

10月27日,搜狗输入法技术支持团队通过官微回应,建议用户通过关闭“皮肤推荐”“皮肤弹泡推荐”“桌面右下角推荐”三项选项来消除广告。

然而,有用户反馈显示,广告关闭按钮常呈灰色无法操作,且路径隐蔽难操作,导致问题无法根本解决。韩路则回应称,“我都卸载了,还弹广告,搜狗给的解决办法是:再把输入法装回来,我再设置一遍去掉广告……”

此次引发广泛争议的弹窗事件,并非搜狗输入法首次因广告问题陷入舆论。

早在2020年以前,就有用户反馈卸载后残留广告进程,甚至还有用户出了搜狗输入法下载步骤的”下一步“避雷指南,以免在用户不注意时喜提“捆绑软件大礼包”。

2025年9月20日,火绒安全实验室发布报告称,搜狗输入法通过云控系统暗中篡改用户浏览器配置,导致Chrome和Edge浏览器主页及搜索引擎被强制修改。搜狗输入法该行为,直接被火绒定性为“病毒”。

据悉,搜狗输入法通过Shiply终端基础发布通用模块,向云端请求控制配置。在下发这些云控配置中,会结合用户画像:例如所在地区、时间等诸多维度进行精准推送。

搜狗输入法官方则回应称系“测试功能配置异常”,并已于第一时间修复。

而AI汪仔则成为压垮用户耐心的又一根稻草。作为搜狗输入法推出的人工智能辅助功能,AI汪仔主打表情包推荐、语音互动等特色服务,但不少用户反映其"不分场景高频弹窗",甚至占用系统快捷键,即使按照官方指引在设置中心关闭"智能助手"选项,仍会出现热点新闻、软件推广等弹窗内容。搜索引擎上,几乎清一色的都是“搜狗输入法AI汪仔怎么关”的词条。

新浪财经发起的用户投票显示,在556名参与者中,95.86%的用户明确表示无法接受输入法插入广告,仅有4.14%的用户持认可态度。

广告业务的激进姿态,源于搜狗输入法面临的变现压力。输入法作为高频工具,其核心价值在于输入效率与用户体验。然而,随着行业竞争加剧,搜狗输入法通过广告变现成为必然选择。

MobTech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中国第三方输入法行业洞察》报告显示,前三大巨头虽然总市场份额已超过84%,但讯飞输入法和百度输入法正在挤压搜狗输入法的份额。三家头部输入法日均使用时长均突破3h,讯飞输入法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3.6h,为三者第一;且在18-24岁的核心用户人群中,搜狗输入法的用户占比33.7%逊于讯飞输入法38.2%。

QuestMobile 2025年3月数据显示,搜狗输入法的AI搜索插件,目前渗透率低于4%。且文字输入过程中,AI搜索功能会自动弹出,影响用户体验。

市场份额的被蚕食,迫使搜狗输入法在各种“花活”上“绞尽脑汁”。

内部博弈

但与外部市场竞争相比,来自腾讯(00700.HK)内部的微信输入法带来的压力更为直接。微信输入法自推出以来便凭借"隐私保护"和"生态协同"两大优势快速破局,据其官方介绍,微信输入法累计服务用户已超2000万,用户满意度达99%。更关键的是,微信输入法目前无任何强制广告弹窗。

两者的竞争本质上是腾讯内部不同产品生态的博弈。搜狗被收购前,即曾与腾讯搜索业务深度绑定,形成"搜索+输入法"的流量闭环;而微信输入法则天然承接微信13亿月活用户的场景需求,在社交、办公等场景的渗透率快速提升。

可以说,腾讯的“双输入法”战略既是竞争也是防御。

搜狗输入法的当前困局,与其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和腾讯的整合策略密不可分。时间回到2006年,原搜狗CEO王小川带领团队推出搜狗拼音输入法,凭借首创的“智能拼音”技术快速占领市场,2017年搜狗(曾用股票代码:SOGO)在纽交所上市,巅峰时期市值超50亿美元,成为国内输入法市场的绝对龙头。

腾讯与搜狗的渊源始于2013年,当时腾讯以4.48亿美元战略投资搜狗,获得36.5%的股份,双方在搜索、输入法等业务展开合作。2021年,腾讯以每股9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搜狗,搜狗正式从美股退市,成为腾讯旗下全资子公司。搜狗输入法的亿级流量从此成为腾讯生态的重要补充。

但时针指向2025年2月,DeepSeek冲击波下,腾讯云进行组织架构调整,QQ浏览器、搜狗输入法、ima等产品团队从PC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调整至CSIG(腾讯云与产业事业群),且包括搜狗输入法在内的多个产品均接入DeepSeek及自有混元大模型。这一调整被视为腾讯加码AI、理顺业务架构的重要举措。随后,腾讯集团副总裁、政企业务总裁李强兼任销售易董事长,进一步强化腾讯云生态合作。

同样,腾讯整体战略转向AI驱动,进一步影响搜狗输入法的定位。2022年12月,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在内部指出腾讯云过于追求市场份额的“大集成”作风过急,此后腾讯云转向“被集成”战略,聚焦增长质量。2024年9月,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CSIG CEO汤道生强调产业互联网是长途跋涉,腾讯将坚持“被集成”、伙伴唱主角。

这一调整被业内视为腾讯推动To B业务整合的信号。CSIG的核心业务为云计算、企业服务等,搜狗输入法的加入,被期待为CSIG带来C端流量入口,同时借助CSIG的技术能力提升商业化效率。

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因为2月CSIG组织架构调整的关系,导致搜狗输入法近期弹窗频发、AI汪仔被抱怨;但值得注意的是,当下AI大模型C端月活领先的几家中,豆包、夸克、DeepSeek居前,腾讯旗下的元宝近期则加大投流,以便“后期发力”提升装机量。

在AI时代新入口争夺的关键时刻,搜狗输入法的“加戏”口碑适得其反。诞生于搜索时代的搜狗输入法,在大模型“吞噬”桌面搜索的趋势下,搜狗输入法会否就此成为时代的“眼泪”?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长按保存图片